現在制約墻紙行業的發展的仍然是來自于人才問題、來自于工藝設備的問題、來自于原材料的問題,三大方面的問題現在都存在。”歸根結底更多原因來自行業內部,而非產品本身。
消費者認知不足 導致消費群體狹窄
目前許多消費者對壁紙的理解往往還是停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的概念,那個時候主要是塑料壁紙,大家都認為塑料壁紙不環保,還有大量類似翹邊、發黃等應用方面的問題。這是一個外因。
墻紙行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對墻紙消費市場進行培育非常重要。要讓消費者了解,中國目前的新一代壁紙,跟原來八九十年代的國產塑料壁紙或者進口的劣質淘汰產品相比,已經是完全不同。無論從原材料還是生產工藝、鋪裝工藝,現在的墻紙都已經和10年、20年前有了長足性發展與大幅提高,從當前的生產水平來看,墻紙的環保性完全可以與涂料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整個所有的壁紙的從業者都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市場培育。有兩大重要的渠道,一個是通過我們的銷售終端,通過我們把這個信息傳達到我們所有的專賣店的終端,傳遞到我們的每一個店員,通過他們直接向我們的消費者去進行一些這方面的教育和培養。”
價格體系不完善 潛在消費群流失
其實,墻紙并不屬于只能給少數人使用的奢侈品,業內人士算了這一筆賬:“購買者、消費者的經濟能力是沒有問題的,另一方面作為墻紙,它提供了幾個價格梯度,現在從30塊錢一卷到3000多、8000多、10000多都有,它可以滿足不同經濟能力的消費者的需求。”但是為何這中國市場占有率這樣低,消費者常常對墻紙望而卻步?
當前影響墻紙進入百姓家庭的一大問題就是“價格不透明,同一個產品這一家打八折,另外一家是五折六折,消費者搞不清楚這東西到底值多少錢。”為什么同樣看起來差不多的產品,有的一平方米能賣到50元錢,有的一平方米更能賣到200元錢?”價格不穩定、不透明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購買過程中對墻紙的信任感,這種不信任造成墻紙市場上準顧客的流失。
因此,明確行業價格體系,規范生產廠家、包括經銷商在內的流通渠道是解決價格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