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結構
生活的節奏
昨天是七夕節,因此今天熟稔些的同事們之間會彼此問一句悄悄話:
“你對象昨天給你送了什么禮物?”
在今天,禮物一般是一種消費品,源于經濟全球化下大眾消費意識覺醒的產物。
在古代,在那個生產力不足勉強自給自足的年代,禮物很少是買來的。通常,禮物是男人用木頭、錘子敲打出來的,是女人用棉麻,草繩編織出來的。
還有一些……就像千里送鵝毛,很難說那禮物是鵝毛還是遠行的那千里。
我忽然想起波蘭詩人米沃什的詩《禮物》。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占有。
禮物,從來都不應該是占有,而是送出者與接受者所共享的。
因此,才會有《麥琪的禮物》那樣令人感慨的童話。
在中國古代,噢不,不用那么遠……往前推七、八十年,婚房就是男人送給女人的一份禮物。
動手能力比當代年輕人強幾百倍的男人們,會叫上哥們兒弟兄,一起動手一磚一瓦蓋一棟屬于自己與未婚妻的小房子。粗糙質樸,宛如未經打磨拋光的鉆石。
現在,婚房的獲得渠道有了顯著的變化,但在男女關系中的地位依舊相同。它依然是一份堪比百年承諾的大禮,是兩人共享的家園。
今天的案例,正是兩個年輕人以婚房為考慮基點去裝修的新房。
設計師:李超
面 積:102㎡
小 區:聯通佳苑
風 格:北歐
業主是一對年輕情侶,女孩兒是藝術系畢業,會好幾種樂器,尤擅鋼琴,對藝術追求較高。男孩兒則從事IT行業,喜歡新穎干凈的設計。
經過一番磋商,設計師為兩位業主準備了兩套方案。其中,一個相對保守的方案布置很快就被女孩PASS掉了。另一個改動較大,擁有更大空間和更多互動的想法得到了兩位業主的欣賞。
經過兩次溝通,設計師與業主很快達成了共識。那就是——拆墻!
原始戶型圖
墻體拆除示意圖
可以看出,整個房間的廚房、書房、臥室都被打通了。整個房間的格局亦為之一變。
動線示意圖
通常的室內設計中,習慣以客廳為絕對核心,其他的空間排布規定較為固定。而本案中,客廳、餐廳、廚房、書房形成了一個空間整體。其中的餐桌與入戶鞋柜更是巧妙地成為了一個跨空間隔斷。
以下將從四個不同坐標去展示這個聚合空間。
入戶坐標
客廳坐標
廚房坐標
書房坐標
這個設計,即使是看慣了案例的山水先生,也不得不說一句:
在這樣的設計中,公共空間的所有功能區相對獨立,但又有非常強的互動性。
之所以做如此的考量,是因為業主很喜歡請朋友來家里聚會,靈活緊密的空間更適合他們的生活節奏。
同時也滿足男女業主共同生活的夢想:一人彈琴,一人工作。
令人羨慕的工作區
相較之前的戶型,客廳做了平移,留出足夠的臥室區域。
選用木飾面的電視背景墻,靈活的組合茶幾,也是考慮到兩個年輕人精煉極簡的生活體驗。
軟綿綿的沙發,不該成為年輕人唯一的核心生活區。
彈奏琴鍵敲擊鍵盤,或許才是青春的況味。
這對年輕人的婚房臥室,與其說浪漫,不如說舒適。
沒有濃墨重彩,沒有華麗床飾,只有一盞溫馨魚線燈伴君入眠。
整個空間除了獨特的結構設計,更重要的也是照顧到兩個年輕人的生活起居。多達10處的大收納區藏在了室內的各個小區間里,就在之前的【動線示意圖】里哦!
山水先生有一些年輕的朋友近年也開始陸續結婚了。他們中有很多選擇了直接購買精裝房,而且他們都是抱著婚后直接入住的想法。
不過在我看來,精裝房作為婚房相比起一般的清水裝修新房,更像是一件標準化的商品,更像是一個更“現代”的禮物。
但如果是我私心推薦的話,我更喜歡選擇一個空空如也的新房作為婚房。我會和我的愛人把彼此獨立的經歷和共享的回憶,共同鑄就一個新家。
兩個人的羈絆,就是從這些小事里慢慢產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