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設計靈感便來自于此,故以淺色木飾面為基調,搭配墻面富有自然肌理感的石材,干凈而通透的玻璃屏風,聯結不同維度的江景,增加空間通透度和儀式感,意在有限的空間中打造舒適、寧靜,并富有禪意感的生活方式。
整面的落地玻璃打破空間界限,將室內與自然聯通,讓燈光與陽光互動,處在其間,視野與心胸都自然地開敞了起來。
歲月刻于樹木之上的痕跡,歷史賦予大地感性的肌理,淺淺淡淡的木、素樸柔和的光、肌理自然的石材、琉璃通透的的玻璃屏風,置身之中,有一種撲面而來的“負離子”感:先是放松,然后遐思,最后思維在某處噴張。
房子、人與生活,組成了設計的結構骨架。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臥室、書房、休閑時光、老人小孩等等,都是一棟房子需要滿足基本生活所不能缺少的內容,這些是普世需求,是最基本的邏輯路徑。
以此為出發點,一層的寬闊敞亮,為三代同堂的溫聲細語、歡聲笑語提供天倫之樂的空間。
老人房并不顯得“沉重”,淺色樸拙的原木桌搭配迥然相異的現代飾品,于異質美學碰撞間營造出別具一格的藝術感。
拾級而上,二層圍合式的書房布局,延伸于空間,以中式文化底蘊為依托,隱約于自然。
“壁間水墨畫,為爾拂塵埃。”水墨畫仿佛和帕里斯灰大理石墻面融為一體,揮毫幾筆,東方禪意全出。又從現代的元素里面尋覓了顏色、材質,通過東方禪意美學的組合,將喧囂張揚的明黃與水墨重組,為書房的沉靜空間提了亮。
孩子的住處理應活潑鮮明,用大海的藍和屬于陽光的黃搭配床,充滿童趣,世界地圖掛在墻上,讓孩子睜眼即世界,古樸的地圖和望遠鏡、放大鏡、指南針等小擺件,給予孩子一個發現世界、探尋人間寶藏的觸動。探索與天真、求知與渴望,在這個兒童房里交織。
三層的主臥是一天結束后靈魂的休憩地,更是日出之時再見美好世界的溫暖蘇醒。一層遞一層的生活方式,舒適自在,有自我的空間,有與外界的聯結,這是有嚴格邏輯的普世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在這之上保持美感,有時間的厚重,有自然的輕盈,又似乎具備一種力量,真實而潤物細無聲地治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