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改變老一輩的消費習慣,帶貨直播變成了更加輕量化更具時尚感的消費選擇。
10月21日,即雙11活動的第一天,李佳琦和薇婭直播間最終成交額達到33億和35億之多,驚天數字令人咋舌。
據騰訊科技出具的一篇數據統計中,在當日售出產品中,食物與日常用品約占20%,護膚品/美妝產品約占40%,家電數碼產品約占15%,其他產品約占5%。
但山水先生發現一點,如此火熱的開場中,沒有一件家居產品。
想跨界賣出“所有沒有賣過的東西”的薇婭,在辦過“零食節”、“生活節”之后,并不是沒辦過家裝節。但無論是現場效果還是銷量,與其他產品的帶貨不可同日而語。
大到電視機、冰箱、沙發,小到門鈴、枕頭、四件套、花瓶,薇婭都曾試圖解說,但最后的結果是網友依舊一頭霧水。
在今年3月份,在某場直播對某個品牌衣柜進行介紹時,薇婭用了足足17分鐘的時間。但除了對衣柜顏值的贊美,對品牌的背書,以及擅長的“全網低價”之外,薇婭似乎并沒能說明白該品牌衣柜的特性,也沒能在直播間解答網友提出的“連門帶柜1799元每平方米”的概念。
在某場“家居節”上,薇婭進行了4個小時的直播。但在下播前,30多個商品鏈接無一被賣到售罄,包括一款只賣48元的衛生間地墊。
網紅大V的帶貨能力,好像一放到家居行業,要下降一個檔次。
家居產品,為什么如此難在網上選?
家居產品,是硬性需求
沒有人會平白無故在家里屯幾平米瓷磚,廣大消費者對于家居產品的購買欲望遠遠小于一些輕奢產品。只有已經產生購買需求的人,才會考量家居產品。而這種情況下,碰巧遇到一場直播,幾率太低。
家居產品,所見所得有差異
帶貨直播一直有一個鮮活的口號叫做“所見即所得”。但家居產品,通過鏡頭是很難呈現質感的。但這又偏偏不像口紅可以直接試驗,往往還是依賴消費者線下親自接觸才能放心。
家居產品,專業性太強
一個零食,消費者可以不考慮里面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脂肪。因此售賣零食對于網紅的專業知識來說要求不高。但對于有購買家居產品意向的消費者來說,有很多環保指數都會產生實際問題。如果得不到回答,就會存在疑惑。另一方面,這些問題,對于主播來說僅僅靠播前惡補知識也不太夠。
家居產品,偏好定制
一個*牌的衣服會有粉絲,一個*牌的包包會有擁躉,一個*牌的手機也會有對應發燒友,但是鮮見家居品牌有自己的支持者。在個性化定制的今天,在審美差異化的今天,家居產品千人千面,品牌只會越多越好。一場直播介紹那么多不同產品,往往只能介紹一個品牌,基本是沒有對比也沒有收獲的。
所以,山水先生認為,直播帶貨是很難讓消費者買到心儀的家居產品的。去哪買呢?
來了,終于來了。
今年十月,山水人家裝飾主材館再度上新。我們更新了一批江城業主反復提及炙手可熱家居品牌,如科勒衛浴、老板電器、東芝空調、索菲亞定制櫥柜等。
這些品牌的入駐,經過了我們對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廠商實力、市場口碑的四重把關,匹配大多數江城業主的消費痛點。
除開品牌入駐之外,為貫徹我們一站式服務的基本理念,我們還將原有主材館范圍擴建了接近一倍,主材區從原來的三層擴展為五層。讓消費者能夠真真正正體會到一次出行,裝修無憂的優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