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沉重的稅賦,建材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被迫放緩甚至停止了發展,特別是在國內國際經濟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不少建材 中小企業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近日一則消息令廣大建材行業的中小企業振奮不已,國稅總局人士透露,國家相關部門將研究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針對小企業大幅減稅。
在筆者與建材行業的中小企業交談時,他們抱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過重的稅賦。據了解,國內的建材家居企業需要承擔的稅收包括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而在很多地方,相關部門對小企業都采取按營業收入的13%“包稅”,過重的負擔擠占了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不僅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制約了企業員工的收入增長、福利增長。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魏杰也表示:“為什么之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保留個體戶而不愿意成為中小企業的原因就是這個,一旦成為中小企業而不是個體戶,它的稅費壓力就更大了。”“據我所知,現在中小企業這方面已經很難再承擔下去了,處于負擔最重的邊緣。”
中小建材企業有望稅賦大減 新政或年內出臺
對于中小企業的解困之道,魏杰認為,關鍵在于,政府應該讓利。政府財政收入太高,這是不對的,政府應減稅、退稅。令建材中小企業感到振奮的是,目前國家已開始關注中小企業稅賦過重的問題,據媒體報道,當前國稅總局內部相關司局確實在研究有關中小企業的相關扶持政策。
“有關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稅總只是配合工信部和銀監會參與相關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主管中小企業的工信部在推動。從此次國稅總局工作流程來看,針對中小企業大幅減稅的可能性很大。”國稅總局相關工作人員透露。據悉,該政策有望年內出臺。
附:為中小企業減負 7月各地在行動
云南省:減稅申請26天審批完
2010年內,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改進稅收征管方式,將資源稅減免審批由省政府調整到縣級政府;成長型、科技型中小企業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提出減免稅申請,并將審批時限由原來的60天壓縮到26天;嚴禁違規向中小企業提前征稅或攤派稅款。
青海省“扶大育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近日,青海省出臺了扶持發展“扶大育小”企業和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市場主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共包含二十條具體措施。
支持企業通過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認真落實與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青海監管局共同制定出臺的《青海省注冊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工作指導意見》,協調制定具體實施細則,保障企業利用商標專用權開展質押融資活動,將從扶大育小名錄企業和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中精選10家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資金需求大的企業,進行跟蹤指導,提供重點融資服務。
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動產抵押融資。以扶大育小名錄企業以及具有良好發展前景企業為重點,加強動產抵押登記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優先為扶大育小企業辦理動產抵押登記提供“一站式”服務。定期向金融機構推薦信用記錄良好的扶大育小名錄企業,提高企業的動產抵押率,擴大融資。
福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可申報風險補助
福建省經貿委近日聯合福建省財政廳發文稱,8月起福建省啟動2010年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補助項目申報,采取網上申報與書面申報同時進行的方式,8月10日為申報截止日。
根據財政年度預算安排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規模,以專項審計為基礎,對為中小工業企業提供銀行貸款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按年度擔保額8‰的比例補償;對為中小貿易企業提供銀行貸款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按年度擔保額5‰的比例補償;對為生產性臺資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按年度擔保額16‰的比例補償;對為臺資貿易性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按年度擔保額10‰的比例補償。
湖南省出臺意見引導中小企業“講信用”
日前,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信用信息工作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中小企業信息歸集共享、信用評級、政策扶持、信貸支持等方面作出了規定,要求全面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信用環境。
黑龍江省企業減負工作再出重拳
2010年,黑龍江省將進一步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確保黑龍江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黑龍江省將重點做好中小企業減負治理工作。認真清理整頓涉及中小企業的收費,重點是行政許可和強制準入的中介服務收費,具有壟斷性的經營服務收費,能免則免、能減則減、能緩則緩,進一步規范對中小企業的執收行為,健全各級政府中小企業負擔監督制度,嚴格執行稅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規,不得違規向中小企業提前征稅或攤派稅款。
貴州省采取五項措施促非公經濟發展
貴州省經信委今年將從企業扶持、創業支持、融資服務、自主創新與節能減排和完善服務等五個方面著力,全力扶持、引導、鼓勵非公企業加快發展。
江西出臺40條稅收優惠政策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近日,江西省制定出臺了《江西省地方稅務局關于支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包含40條稅收優惠政策,重在優化稅收環境,支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支持工業園區、第三產業、中小企業、社會事業發展、支持全民創業與再就業、支持城鄉一體化以及新農村建設。
“40條”規定,對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依法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2010年度,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納入全國試點范圍的非營利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再擔保機構,對其從事擔保業務收入,3年內免征營業稅。中小企業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提出減免稅申請。
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按規定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的捐贈,企業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個人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30%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繳納所得稅前扣除。
“40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因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可在1年內減征個人所得稅,減征幅度為50%-80%;返鄉農民工、城鎮下崗人員、復員轉業軍人、高校畢業生、殘疾人員創業,按規定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凡從事個體經營的,一律免收稅務登記證工本費。
對個人或個體戶從事種植業、養殖業、飼養業、捕撈業,其經營項目在有關規定范圍之內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其專業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個人擁有的非機動車船,免征車船稅。
“40條”規定,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而被政府批準征用的房產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權,納稅人因上述需要而搬遷自行轉讓原房地產的,免征土地增值稅。企業搬遷后原場地不使用的、企業范圍內荒山等尚未利用的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四川出臺29條措施支持中小企加快發展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四川省政府第60次常務會議上得以通過。
《意見》提出了29條措施,在涉及財政、稅收、金融、就業、創業、園區等具體扶持政策上,力求在不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現有政策的條件下有所突破。
財稅支持方面,《意見》提出,整合現有資金,建立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按減半收入納稅。為緩解融資難,要確保中小企業信貸投放增速快于平均貸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金對老少邊窮地區可放寬至3000萬元。各級政府要在技術創新、品牌創建等方面積極支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內在競爭力。從今年起,財政將支持在3年內全面培訓3萬家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到2012年,在全省重點培育200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上海將完善中小企業上市工作機制加大扶持力度
上海中小企業上市工作正在提速,7月19日正式發布的《關于推進本市中小企業上市工作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稱,上海將完善中小企業上市工作機制、加大中小企業上市扶持力度。
征求意見稿明確,上海將選擇一批符合國家和上海產業發展政策、成長性良好的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企業,分類篩選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擬上市后備企業,并建立市、區兩級擬上市中小企業資源庫。
在資金扶持中小企業上市方面,上海明確將利用專項資金,對上海中小企業股份轉制和通過不同層次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給予資金扶持,并鼓勵區縣政府對中小企業改制上市相關費用給予資助。而上海各區縣政府還將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上市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業進行股份改制和上市發展。
甘肅省2010年底實現300重點中小企業監測
從2009年底開始,甘肅省工信委已分兩批選定了80戶重點中小企業進行監測,定期向國家報送相關情況。到2010年底,甘肅省在完成80家重點企業監測基礎上,將實現300戶重點企業監測分析。
甘肅省將在兩年時間內,分三階段實現監測分析工作目標:即在2010年上半年前實現80戶重點企業基本情況和生產經營的動態信息數據定期報送,初步建立監測體系和上報通道;到2010年底,在完成80家重點企業監測基礎上,實現300戶重點企業監測分析;2011年底實現對全省各地區中小企業的基本情況、重點監測企業的基本情況、全省中小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進行定期收集、統計匯總和分析,建立中小企業發展景氣指數發布機制,為各級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山西將培育50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山西省中小企業局日前決定,今后幾年,山西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重點要放在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培育方面,通過一批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超常規發展,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
山西省中小企業局決定將在選擇100個成長型中小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建立技術創新聯盟或行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在全省培育50個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產品研發、質量檢測、新產品推廣、技術咨詢;培育50個自主創新示范企業,引導形成一批自主創新企業群體等。山西省中小企業局還將與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科技廳協調實施《山西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計劃》,組建山西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