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公布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要求這些企業的落后產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這份名單共包含全國企業2087家,其中涉及多家建材企業。
限時淘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這次限時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的公布,充分表現出國家對落后產能抑制的決心。作為高耗能產業的建材行業,面對此次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決心,勢必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淘汰落后產能無疑將利好建材行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建筑鋼材 、水泥 以及玻璃等行業大多數產品處于產能利用率不高的階段。落后產能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安全無保障,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現,已經成為提高建材行業整體水平、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同時,落后產能還與先進產能爭市場、搶資源,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
因此,只有淘汰落后產能,才能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增加企業效益;才能緩解產能過剩矛盾,保障材料供需平衡,避免大起大落,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才能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實現建材行業由大變強。
對此,工信部部長李毅中也表示,落后產能能耗高、環境污染重、安全無保障,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現,是導致我國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才能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才能為先進產能騰出市場容量,緩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才能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實現工業由大變強。對建材行業也是如此,國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對于建材行業來說,不但可以優化行業產品的產量,而且還將為行業的發展創造穩定的條件。
新型建材將迎來發展機遇
業內專家預言,這場聲勢浩大的淘汰落后產能運動背后,是建材行業傳統生產模式與新型技術的博弈。在這場較量中,那些以先進生產技術和使用方式為依托的新型建材 ,將面臨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為推動新型建材 的發展,就應該有相應策略:首先,要以經濟為杠桿,以政策為引導,確保新型建材的使用量。要規范企業行為,加強對建材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間的協作,防止惡意競爭。為了保證新型建材在市場中的有效使用,政府需要規范行業市場,確保市場有序發展。其次,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廣大群眾和建筑企業明白新型建材的優越性,鼓勵人們建造節能住宅,過低碳生活。最后,出臺相關政策,完善新型建材專項資金征收和投放制度,獎勵那些發展新型建材先進工藝的企業。
此次限時期限即將到來,建材行業無疑再度面臨大考,整個行業將發生大規模變動,對于新型建材而言,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的并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