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即將來臨,琳瑯滿目的節日飾品又被擺在賣場最顯眼的位置,對于這些并不陌生的飾品人們還有多少消費興趣?
隨著假日效應的放大,節日飾品市場正在醞釀日漸濃厚的消費氛圍。同時,商家們也開始“琢磨”如何讓推出的產品更為市場喜聞樂見。
節日消費需求“升級” 實用型飾品逐漸占領市場
節日飾品市場一直被視為家居業的小眾領域,外形、款式相近的節日飾品在市場里并不少見,而在調查中記者卻發現,目前單純的裝飾性節日飾品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在購買節日飾品時,不少消費者的態度更加實際,而市場上的節日飾品也開始向實用型靠攏。
數據點擊--------
59%更加認可傳統節日飾品
在本次調查中,有40%的調查者將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為居室中添置特殊“道具”,而59%的人們則更加重視春節、中秋等傳統東方節日,對節日的花費也更加大方。
從事IT工作的小張表示,圣誕節打算稍微裝飾一下屋子,改變下居室環境,不過春節就“沒這么簡單”,除了買飾品進行裝飾,布藝、床品等也會跟著一起“辭舊迎新”。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相比西方節日飾品,人們對傳統節日飾品更加認可。總體來看,節日飾品市場也正在呈逐年擴張的態勢。
77%節日飾品預算低于500元
人們在節日飾品的花費上也越發理性。調查中,77%的調查者只愿意花費100至500元裝扮居室,僅有10%的調查者預算在1000元以上。
在出售圣誕飾品的賣場中,記者發現“小件化”的裝飾性圣誕飾品種類繁多,價格也比較實惠,500元左右的預算大概能夠買到兩三件節日飾品。
81%青睞精巧實用型產品
從調查來看,往年很受歡迎的大型飾品開始不吃香了。40%的調查者愿意購買馴鹿小車、圣誕花環、鈴鐺、圣誕拐棍、彩燈等中小型飾品,41%的調查者則對蠟燭、餐具、餐桌布等實用型產品更感興趣。
作為圣誕節標志的圣誕樹、圣誕老人等大型飾品目前已經開始流入商業渠道,在不少寫字樓、商場都隨處可見裝飾精美的圣誕樹,但在個人居室中,只有19%的人愿意買這些大件常規飾品來裝飾圣誕節。
43%將保留飾品長期使用
過完節買來的節日飾品怎么辦?調查中,43%的調查者表示將會一直將飾品擺放在居室中裝飾之用,41%的調查者會繼續擺放一段時間然后收起來,留著下次使用,而16%的人會扔掉或者送人。
喜歡購買小飾品的劉小姐經常在節假日檔期去賣場購買打折促銷的節日飾品,她表示,目前不少節日飾品都做得非常精致,即使不是節假日,擺放在室內也能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市場觀察--------
商家提前打響促銷戰
今年的圣誕接不少商家對市場熱度表示看好,宜家家居北京商場市場部經理彭左軍告訴記者,由于圣誕節的特殊性,圣誕節飾品消費還是一個小眾的市場,以年輕人居多,北京圣誕節期間的主要活動也不是以家為中心,時間比較短,對飾品的需求有限。不過他也發現近兩年這部分市場需求有明顯增長。
彭左軍表示,節日市場在過去幾年一直呈上升的勢頭,今年又是渡過經濟危機的第一年,市場應該會有很好的表現,為了試探市場的冷熱度,宜家已經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預銷圣誕飾品。
記者在某賣場看到,款式豐富、顏色艷麗的圣誕飾品在賣場中非常搶眼,并且也推出了一定的折扣、積分等優惠額度。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圣誕飾品銷量日漸增多,不只是年輕人來購買飾品,一些中老年人也對貼紙、彩燈等圣誕飾品很感興趣。
而在一些小型百貨市場,圣誕飾品的銷售情況也比較火爆,一些位于市場黃金地段的店面掛滿了圣誕飾品,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店主告訴記者,目前賣得最好的是一些價格較為便宜,但可以隨意擺放、懸掛的飾品,尤其是一次性飾品的銷路更好。
在這些以批發為主的市場中,節日飾品的價格更具誘惑力,往往只需花一二十元就能買一個造型可愛的小圣誕老人、彩燈、鈴鐺等飾品,不少商家還有買一送一等優惠,有商戶表示,這樣低價出貨能夠大量減少庫存,以應對接下來的元旦、春節市場。
飾品購買渠道多樣化
節日飾品的市場蛋糕不斷做大,消費者的購買渠道也在逐漸多樣化。在本次調查中,消費者的購買方式也顯示出多渠道趨勢,專業賣場、精品店以及小型飾品商場都是普遍的購物渠道。
不過有49%的調查者還是更信賴綜合的專業性賣場,40%的調查者會考慮在小型飾品商場購買,還有一部分消費者會選擇在路邊小店購物。
打算在圣誕節與朋友在家里聚會的王小姐剛去了某專業賣場購買了500多元的圣誕用品,她告訴記者,由于購買的產品既有裝飾品也有實用品,在大賣場里購買應該更有質量保證。
在一些路邊小店中,很少能夠看到具有實用功能的節日飾品,大多仍然以裝飾性飾品為主,產品較為單一,因此,相比產品種類豐富的大賣場來說,小飾品店的客流相對冷清一些。
實用型飾品逐漸“受寵”
隨著人們對居室舒適性要求的提高,對于小眾的節日飾品人們的購買要求也在突飛猛進,HOLA特力屋華北區運營總經理陳國楨表示,雖然今年的圣誕以及隨后的春節市場都會好于去年,但是人們的消費觀念更加理性,購買的節日飾品要求更加實用,例如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僅有一兩天時間,人們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布置居室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一些既擁有節日元素又能在日后持續使用的飾品比較受歡迎。
記者在一些節日飾品賣場走訪發現,部分飾品已經突破原有的裝飾性功能,加入了實用功能,例如給圣誕老人雕塑加上一個圓形的收納盤,可以放置水果、零食;采用馴鹿、天使元素制作的板凳,很適合小朋友使用;以金色、白色為主色的蠟燭、餐具也是頗為實用的日常用品。
相比只具有裝飾性的飾品,功能型飾品目前逐漸走俏,在人們的消費觀念更加理性的同時,商家在產品的設計、生產上也做出了調整。
業內說法--------
節日飾品需加強專業設計
雖然節日飾品的款式、種類較多,但是同質化問題仍然比較嚴重,如何加強產品的專業性、實用性是未來飾品發展的主要方向,陳國楨認為,由于人們在節日期間對居室的布置以局部性為主,因此節日飾品更應該“日常化”,盡量減少飾品夸張的節日色彩,少量采用節日元素,這樣飾品既能在節日期間使用,平時擺放在室內也不會顯得突兀。
延長飾品的功能性也必不可少,陳國楨表示,僅具有裝飾性的飾品一旦過季則很難銷售,如果飾品還具有功能性,商家不但可以持續出售,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一舉兩得”。
日常化與功能性看似簡單,但卻需要龐大的設計團隊支撐,目前HOLA特力屋已經有40%的產品出自自有設計師之手,而在未來,HOLA特力屋還將加大原創設計產品,加快產品的更新速度。
陳國楨告訴記者,產品更新速度加快不但可以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對于一些模仿、抄襲情況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我們的餐具等商品在不久前全部更新了一次,別人要想大規模的仿制不太容易”。
小飾品助推大品牌
飾品雖小,但對品牌的推動作用卻不可小看,彭左軍表示,企業品牌的推廣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專業的節日飾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企業的設計、采購能力,因此對企業的形象建立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在陳國楨看來,做精飾品算得上是“術業有專攻”,不但能提升品牌形象,還能為企業拓展商業渠道埋下伏筆,目前在寫字樓、百貨商場等公共空間,節日飾品的消費潛力巨大,因此將產品做精做細,加強產品的獨特性,對于企業擴大商業渠道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