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達芬奇家具被曝“進口家具實為國內生產”,在家居界引起軒然大波,市民也紛紛指責家具企業造假賣假的欺騙行為。時間過去近一個月,大部分市民仍認為,家具產地已不可信。近日,記者走訪佛山幾大家具城發現,很多昔日以“洋品牌”包裝自己的歐式家具品牌,紛紛脫下“洋外套”表明自己的中國血統,但仍稱“原材料為進口”。
消費者對進口家具失去信心
知名的進口品牌居然是在國內生產的,許多消費者都覺得難以相信。記者隨機采訪發現,很多消費者都已經對進口家具失去信心,卻又不知應該如何選擇家具。律師李小姐說:“我以前認為家具越貴越好,進口的比國產的好,但達芬奇一鬧,我還真不知道該怎么選了。”
也有消費者認為,不管是不是國產,能夠遭遇出口再進口的波折,質量都不會差。在一家行業雜志社上班的曉寒說:“國產家具的行業標準其實不高,如果國產家具出口后再進口,相當于經過兩道海關的門檻,相對來說還是更安全些。”曉寒還指出,國產家具披上“洋外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消費者有知情權,“應該標明產地,而不應該誤導消費者。”
家具商急著撇清“洋身份”
消費者不再信任進口家具,一些歐式美式的家具銷售商也急著撇清“洋身份”,一再標明自己的中國血統。在樂從家具城,一家名為“紀梵希”的家具店導購員說,這個品牌只是起了個外國名字,但都是在國內生產的。另在一家名為“美國歐林斯”的家具店,導購員告訴記者,品牌是美國的,這個店也得到了相關授權,“但我們的產品都是國內生產的。”
有不少家具店則自稱“原材料進口”。在紅星美凱龍歐美家具館,一家標榜“源自法國”的家具店導購員說,店里所有的木材都是進口的,“這個櫸木在國內比較少,運用到家具中會十分漂亮,我們這套餐桌都是選用進口櫸木。”而在另一家起著外國名的家具店,導購員則稱,沙發的材料來源于密西西比河的進口楓木,“我們的產品很多材料都是進口的,但是生產地是在東莞。”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櫸木和楓木并不是罕見的名貴木材,國內也有大量的櫸木、楓木供應。一位業內人士直言,“現在家具的純進口材料并不多,最多占據10%左右。而且就算木材是進口的,也不代表質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