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裝設計師良莠不齊
軟裝設計師又被稱為配飾設計師。近年來,隨著國內家居行業的不斷細分和國外潮流的影響,軟裝設計師作為新興力量開始嶄露頭角,各家裝公司和品牌企業也開始引入軟裝設計師,推廣軟裝服務。
據了解,眾多知名家裝公司和品牌家居企業如東易日盛、博洛尼、超舒適、美克美家等,都有專門的軟裝設計,而科寶、樂屋的家裝設計師也兼做軟裝設計。
目前從業的軟裝設計師一部分是室內設計師轉行或兼職,另一部分是藝術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員或藝術愛好者轉為軟裝設計師。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自身基礎不過硬、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
中國軟裝飾協會秘書長徐綱表示,國內軟裝行業處于起步階段,軟裝設計教育無論學校教學還是社會教學都不完善,缺乏權威機構認證,入行門檻較低,沒有統一的等級評價標準和收費標準。但軟裝對設計師的綜合素質要求高,入行容易做好難,目前總體情況良莠不齊,專業性不足。
短期內依附家裝公司生存
近年來,隨著精裝房數量增大,軟裝市場的需求擴大,軟裝設計師脫離家裝公司獨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科寶高級主任設計師劉顯琨認為,軟裝設計師客源少,缺乏完善的產品資源庫,尚無能力脫離家裝公司獨立出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軟裝設計師向記者證明了這點,她說她所在的公司即是一家獨立軟裝設計公司,獨立公司聽起來風光,但是與家裝公司相比,他們缺乏知名度,競爭力不強;同時缺少客源,消費者不是很認可;而獨立的軟裝公司不少,競爭激烈,生存狀況比較困難。
業內人士認為,軟裝設計師的發展規律將與室內設計師一致,短期內仍將依附家裝公司或品牌企業存在。目前國內的設計水平很難出現知名的軟裝設計師,不具知名度也意味著消費者不認可。所謂的獨立也僅是在企業內部從室內設計師群體中細分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存在。
專家表示,要想達到國外配飾設計師的獨立性,需提高軟裝設計師的綜合能力,擴大終端消費市場,從源頭解決設計師的專業教育、資質認證以及整合產品資源的問題。
■ 幾大缺陷
缺乏專業基礎教育
軟裝設計師長期以來缺乏專門的課程培訓,相關教學與研究人員極少,基本沒有學習和成才渠道。而軟裝行業正處于起步階段,社會教學也不完善,缺少權威協會、機構進行培訓和考核。
市面上的培訓公司不具備權威認證的培訓資質,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有著不完全相同的理解和實踐。國內也沒有形成系統的組織針對軟裝進行探討和教育,設計師只能自己去收集資料、看展會、上網交流或借鑒國外的東西。
亟待權威機構認證
作為新興行業,軟裝設計需要規范之處頗多。對于軟裝設計師來說,建立準入門檻并進行考核是未來發展方向,但目前從業人數總體較少,尚未達到政府勞動管理部門設立新職業的要求,所以尚無國家層面的職業資格認證。
權威機構的考核和認證,能夠保證軟裝設計師的總體質量水平,有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因而,軟裝行業也一直在呼吁政府、協會部門建議相應的管理機構,對軟裝設計師進行管理和把控。
難以整合資源和產品
成熟的硬裝商業鏈中,硬裝設計師不需要主動去尋找產品供應商,而軟裝設計師卻需要自己開發產品來源。現在市面上的軟裝產品沒有形成品牌,諸如窗簾、地毯、燈具種類豐富,且材質多樣,要整合的產品資源種類比硬裝更多,需要花更多力氣去收集產品資料和尋找性價比更合適的供應商。這也成為制約軟裝設計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低端市場占有率低
軟裝的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房地產樣板間、酒店、會所等工程裝修和高端家裝兩個方面。中低端消費者對軟裝設計師收取設計費用不太認可。隨著“輕裝修重裝飾”觀念的推廣,大量精裝房的出現以及裝修市場競爭加劇,中低端消費群是軟裝設計師必爭的一塊蛋糕。因而,提升消費者認可,尋找新的發展模式,打造適合中低端消費者的服務,也成為軟裝行業發展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 消費提醒
不同級別收費不同
目前行業內尚無統一的收費標準,軟裝設計師都是按照所屬家裝公司的標準來進行收費。根據設計師從業的時間、經驗、作品,劃分成不同級別,每個級別的收費標準不同。中國軟裝飾協會秘書長徐綱提醒,設計師的收費可參照室內設計師等級收費標準,也可以參考單獨購買類似產品的價格,相差太多則有不合理之嫌。
選擇品牌公司的設計師
消費者缺乏權威參考,無法辨識設計師專業能力的情況,盡量選擇成立時間久、品牌信譽好、在消費者中有良好口碑的公司。好的公司不僅制定的標準比較合理,也更有保障。
了解設計師經驗和作品
在不成熟和缺乏標準的商業環境里,要多比較不同的公司和設計師,多了解設計師的經驗、作品,分辨設計師的層次、設計思路、能提供的服務,特別是產品的質量與環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