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研討會嘉賓)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推動自主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和效應,加快發展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的要求,2011年7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七部委聯合頒布《關于加快我國工業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科[2011]347號文)?!兑庖姟分赋觯涌煳覈I企業品牌建設,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堅持擴大內需戰略,釋放消費潛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是推動工業創新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抓手;是樹立和維護質量信譽,打造“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和影響力的堅實基礎。
研討會上,各位領導和專家根據當前我國工業品牌發展中的客觀環境和切實問題,仔細分析了目前中國工業企業在品牌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方法,為企業品牌發展提出了眾多寶貴意見。世友地板總經理倪月忠以“大品牌·中國造”為口號率先發出倡議,呼吁以品質、誠信、創新為基石,吸收國際品牌的成功經驗來創造更多的“中國造”世界品牌。
世友地板導入品牌戰略10年以來,始終堅持以品質和服務為導向的品牌策略,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品牌價值從2004年的13.27億元,激增至2011年的92.29億元,2010年世友地板榮獲 “亞洲品牌500強”稱號,2011年企業品牌憲法《世友品質論》發布。

(世友地板總經理倪月忠宣讀“大品牌 中國造”倡議書)
在倡議中,世友地板將“大品牌·中國造”的觀點集中為五個層面:
一、產品是最大的事實:長期以來,眾多國內企業對品牌有兩大認識誤區:一是只要質量好,品牌自然好。二是只要宣傳好,產品不重要。世友認為,產品是品牌的基礎,營銷是品牌的橋梁?;c橋梁相匹配,產品與品牌也必須相匹配。
二、誠信是立身之本:近一段時期,中國企業誠信事故不斷,嚴重挫傷了消費者的信任與信心。打造“中國造”大品牌,必須從建立信譽、恢復市場信心做起。 “誠信”必須是企業的自覺意識,是品牌發展的立身之本。
三、全球視野,科學發展
中國市場上,確實存在著“土洋品牌之爭”。遺憾的是,這場競爭并不全是品質之爭,創新之爭和消費者信任之爭,而是常常表現為層出不窮的宣傳攻勢、借洋品牌來抬高價格牟取暴利、拿“民族品牌”來博取消費者同情,把本應靠品質和服務來創造的品牌演變成了不擇手段的營銷鬧劇。
世友認為,尊重和滿足消費者需求是品牌唯一的正當、合理的發展之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品牌之爭的重心應該在于誰做得更好,應該回歸到品牌的原點。
世友倡導:要實現全球視野、高尚格調和科學發展,應吸取世界級品牌的做法和經驗,把握全球技術與市場的潮流,按一流品牌的標準打造自主品牌。
四、堅持是意志,堅守是品德
基業常青,才能品牌常青;品牌夠強,才能堅持更久。在世友的理解中,堅持有兩層含義:一是用時間來積累品牌的聲譽,堅持歲月的磨練。二是堅守品牌定位和基本元素不輕易改變。走專業、創特色,堅定自己的道路。
爆發品牌危機的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規模越來越大,名氣越來越高,于是背離了品牌的堅持和堅守。有的是在利益的誘惑下堅持不住誠信原則,有的是在行業困難時堅守不住信心毅力。最后或者是欺詐曝光身敗名裂,或者是虎頭蛇尾一事無成。由此可見,堅持與堅守是建設品牌最核心的意志和品德。
五、創新才有未來
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
就營銷和品牌而言,創新包含應變與引領兩層意思。應變是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引領是引導和激發市場的需要。
世友認為,面對當今世界,營銷與品牌創新要遵循四大原則:
一是環保。 隨著人口膨脹、資源減少,環保將成為全球課題。企業發展必須遵循社會規律,向環保發展。
二是科技??萍际巧a力、科技是高效率、科技是生活的舒適安全、科技是人類進步的標志、科技是品牌之間實力的比拼。從產品、營銷、品牌、管理等所有層面,都需要科技的支撐。
三是文化創意。文化是價值觀的體現,創意是價值觀的突破。文化創意是引導企業提高滿足消費能力的源動力,是未來經濟的靈魂。沒有文化與創意的產品,注定只是工業品而無法成就品牌。
四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品牌財富的價值核心。品牌本身就是知識產權的具象產物。知識產權更是品牌樹立特色核心競爭力、保護自己的競爭壁壘。擁有知識產權,品牌就有了自己的保護傘,沒有知識產權的品牌,就如同沒有盔甲和武器的戰士。
最后,世友倡議:總結品牌發展規律,以務實的態度、誠信的精神、科學的發展來共同完成中國品牌大業。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工業品牌正經歷從生產制造向品牌發展的轉型期,中國工業迫切需要擁有強大的自主品牌,才能在世界經濟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品牌建設是中國工業從制造加工向現代商業升級重要步驟,也因此受到了國家高度重視。民族企業品牌意識的覺醒,對于科學、高效、穩定的發展中國自主品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