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有中國質量“奧斯卡”大獎之稱的“全國質量獎”在京揭曉。在這個商界翹楚齊聚的地方,世友地板憑借“中國質造”戰略,成功捧走了“全國質量獎”這個沉甸甸的獎杯,成為建材行業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全國質量獎”由中國質量協會組織,評選范圍包括工業、工程建筑、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及商業、貿易、旅游等行業的企業,是繼歐洲質量獎、美國國家質量獎及日本戴明獎后,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四大質量獎之一。
世友地板的獲獎理由很簡單卻很真實,就是數年如一日地堅守品質,踐行誠信諾言。用世友地板總經理倪月忠的話說,“我們寧愿成本高一些,也要確保質量”。
實木系列地板,45座具有領先水平的數控干燥窯,采用720小時全電腦蒸汽平衡干燥技術,在6條生產流水線上執行片片檢驗,有一片地板的含水率不合格就必須回窯干燥,確保地板具有高強度抗變形性;實木復合系列地板,采用國內首創先淋漆后開槽工藝,消除了企口的毛刺和油漆的堆積,使地板平整性更好……誕生于浙江的世友地板發展10年來,從不為高成本擔憂,只追求質量好。
其實,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此想盡辦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此降低生產成本,這些短視行為在建材行業很常見。就拿地板來說,利用印花技術在木皮上印仿真木紋,然后貼在材質很差的木板基材上,以此冒充實木地板的事兒時常發生,而企業最終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每到“3·15”或國家質檢機構公布抽查結果的時候,它們無一不提心吊膽,擔心自己被揪出來上“黑榜”。
“即便不上質監部門的黑榜,當它們面對國際品牌來勢洶洶地進軍中國市場時,也會潰不成軍?!?倪月忠告訴記者,技術創新能力薄弱,求安穩為國外品牌貼牌生產,在國際市場充當“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是許多地板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的原因。低廉的“中國制造”地板其前途更加渺茫。
一直以來,世友地板堅持從不做OEM的產品,始終堅持“中國質造”戰略,以質量為核心競爭力,在中國乃至國外市場所向披靡。有數據顯示,2004年到2011年的7年時間,世友地板品牌價值增長了近7倍,達到近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