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當日8時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3公里。
網友@cicibeibei 又地震了!重慶晃得好兇!@跳躍的大老鼠 成都又地震,房子劇烈搖動,到處是人。@吳林非:綿陽震感強烈。搖晃了幾分鐘,是在床上被搖醒。希望當地人一切安好!
從網友微博發圖,很多市民跑出大樓躲避,其中不少市民衣服來不及穿,赤裸著上身。
房屋抗震裝修之承重墻:不能拆,非承重墻也不能拆
一般來說,高層混凝土結構住宅中的混凝土剪力墻、柱、梁和樓板,以及多層磚混住宅中的磚墻、梁和樓板構成房屋主要的抗震系統。
這些構件不僅承受房屋的豎向荷重,還抵抗地震、強風等對房屋的水平作用,因此,住戶在裝修房屋時,應避免破壞這些結構。
承重墻絕對不能拆,一樓住戶尤其不能。如果一樓住戶將承重墻大面積拆除,會導致該樓的抗震性能大幅削弱、負荷應力集中。如發生地震,樓體很可能會整體坍塌。即使一樓承重墻不拆除,其他樓層的承重墻被拆除,樓體應力結構也會產生變形,房屋出現薄弱層,整體結構會變得脆弱,發生毀滅性坍塌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隨便拆墻、利用墻做柜子、在墻體上開槽暗埋管線等,都可能破壞房屋的抗震力。以下幾種是最危險的改造方法:一是拆掉部分甚至整片承重墻或隔墻,常見的部位有居室、客廳、廚房通向陽臺的墻體、廚房或客廳之間的隔斷。二是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減薄墻體做一些壁柜、櫥柜、鞋柜。三是隨意改變衛生間和廚房的布局,拆除衛生間和廚房的墻體。四是拆除樓板,改做樓梯或形成挑高空間。這些做法都減少或取消了房屋過梁、圈梁或上部墻體的支撐,造成墻體或樓板的位移,嚴重削弱房屋的抗震能力。
另外,有時人們會用電錘在墻兩面的同一個位置上打孔,這樣也會大大降低承重墻的承重能力,從而破壞房屋的安全性。
承重墻不能拆,那么非承重墻呢?一般人都認為可以拆,現實生活中,家居裝修拆非承重墻的現象也很普遍。相對于承重墻來說,非承重墻是次要的承重構件,但同時又是承重墻極其重要的支撐。它至少要承受兩部分負荷:一部分是墻體的自重,以六層住宅為例,底層住宅內的非承重墻要承受上面五層墻體的重量;另一部分是從結構上來講,非承重墻通常還是設計上的抗震墻,也就是說,如果發生地震,這些非承重墻將和承重墻一起承受地震力。就某一個家庭來說,拆除非承重墻或在墻上打個洞沒什么大不了,但如果整棟樓的居民都隨意拆改非承重墻體,將會大大降低樓體的抗震力。
到底哪些墻體是可以改動的呢?一般而言,高層混凝土結構住宅中的磚墻,和多層磚混住宅中的較薄墻體(厚度小于12厘米),是允許用戶改動的。具體怎么改,則要根據現場情況,由專業人士來決定。
房屋抗震裝修之陽臺:不能“隨心變”,需要“減負”
人們常把陽臺改作臥室的一部分,常見的做法是打掉主臥室與陽臺間原有的門窗,剔除一部分墻垛,使陽臺成為主臥的一個延伸,這對混凝土墻體的樓房來說,是會影響整幢樓的抗震效果的。
還有些人在陽臺上安裝封閉的窗、墻,或將陽臺前沿向外伸展,在上面搭板,在板上放花盆,甚至裝上空調主機。這些做法會使陽臺承重量大大超過其設計承載力,支撐陽臺荷重的懸挑梁根部容易斷裂,嚴重的還會導致陽臺墜落。尤其是空調機日夜運轉產生的振動,會對陽臺造成持續的破壞。
陽臺底板的承載力每平方米為200千克到250千克,所以,裝修時不要在上面鋪設大理石、花崗巖等沉重石材,避免填充過多的水泥及沙子,也不要把書柜等過于沉重的物品放到陽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