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盤點,建材網小編特羅列2013年瓷磚行業給本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幾件事,與讀者一起分享本人眼中的2013瓷磚行業。
1、清遠環保局長下臺
南方都市報1月1日訊,清遠市清城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于當天發布信息稱,經廣東省公安司法鑒定中心專家鑒定和清城區紀委等相關部門的調查取證,民眾實名舉報清城區環保局局長陳柏和違紀錄音內容屬實,陳柏和確有談論了與其身份不相符的言論。同時,陳柏和還涉嫌其它違紀問題。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陳柏和事件”的始末:
2013年12月9日,清遠市民實名舉報清城區環保局局長陳柏和違紀,并提供一份長達8分鐘的電話錄音,錄音中包括“清遠市清城區有8個街鎮,就算我每個街鎮拿100萬,我們都可以有800萬,大家分了,都有400萬”,“分分鐘可以搞垮一間廠”,“而且整間廠倒閉,在別人看來都是合理的”等言論。
13日,清遠市清城區舉行新聞通氣會,向媒體介紹該事件進展情況;清城區紀委正式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對該事件展開調查。
16日,舉報人將舉報材料提交省紀委,省紀委受理相關舉報。
31日,錄音鑒定結果公布。清城區紀委常委郭桂星表示:“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有任何進展將及時公布。”
縱觀整個事件,陳柏和倒了,但是事件所透露出的信息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在政府利用政策引導建陶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有多少“整間廠倒閉”企業是被“搞垮”的?
政府制定產業政策的初衷是引導產業轉型升級,但是,政策落實到基層之后,作為督導政策執行者的某些人或相關單位卻出于某種私利的考慮,將部分陶企立于政策及環保的對立面,產業政策徹底淪為其“合法”敲詐勒索陶企的令箭。
如此想來,近兩年陶企“環保壓力”過大的抱怨也就不難理解了。
2、 煤改氣
2013年7月12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關于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從2013年9月開始主動公開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包括重點監控污染源基本情況、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環境應急等。《通知》同時指出,對于不依法公開、不及時更新或違反信息公開規定的,將被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將依法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就在《通知》發布前夕,為了推動陶瓷企業盡早甩掉“三高”帽子,遼寧法庫、山東淄博、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廣東清遠和肇慶等六個陶瓷產區的政府部門均已相繼要求當地建筑衛生陶瓷企業限期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截至9月30日,晉江陶企全部完成“煤改氣”工作。
眾所周知的是,由于受天然氣產量的硬性條件限制,國內天然氣供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而“煤改氣”則意味著天然氣需求將繼續加大,而國內天然氣短期內供應量增幅有限,這個過程恐怕將不斷出現“缺氣”的現象。特別是在供暖用氣劇增的冬季,天然氣供應不足乃至出現“氣荒”的概率將大幅提高。
事實上,強制所有陶企使用天然氣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后,全國仍有不少產區可以使用煤制氣,就意味著政府在正面制造行業的不公平競爭;如果大家都完成“煤改氣”,天然氣的供應是否能夠保證(當年夾江產區就是無法保證天然氣的供應,而有不少陶企轉用煤制氣),建陶產業是一個連續性生產的產業,如果因為斷氣(無法持續供應充足的天然氣)而造成的損失由誰來承擔負責;天然氣是被壟斷的,以后它的價格波動是依據什么機制,誰來監督。
3、 噴墨打印
據業內人士統計,2012、2013兩年是我國噴墨打印設備投產運作增長最快的階段。2012年年底我國在線運作的陶瓷噴墨打印機達712臺,當年增長設備620臺;而到了2013年年底,在線運行的陶瓷噴墨設備預計超過了2000臺,超出了上半年業內專家的預估值。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國產噴墨打印設備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目前已達到80%左右,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希望、彩神、泰威、美嘉、精陶、新景泰等,都是國內噴墨打印設備生產企業中的佼佼者。可以這樣說,2013年,是我國建陶行業噴墨打印設備增長最快的一年,也是噴墨打印設備迅速實現國產化的一年。
國內噴墨打印設備不斷安裝投產,建陶行業對于陶瓷墨水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得益于此,2013年,也是國產墨水發展最快的一年。從2008年開始,經過5年的技術攻關、建廠、中試及大生產檢驗,我國陶瓷墨水產業由發展初期步入成長期。國產墨水的品質與穩定性顯著提高,使用量明顯增長。國產墨水品質與進口墨水相當,部分指標優于進口墨水。目前我國大約有16家以上的陶瓷墨水研發或生產企業(明朝、邁瑞思、匯龍、道氏等),年生產能力大約為1.1—1.2萬噸,兩年內預計將達到3—4萬噸/年,產需正趨于平衡,國內陶瓷墨水的市場價值(容量)預計在90—180億元國產墨水的市場比例也將由目前的20%—30%迅速上升到40%以上。
同時,噴墨印花的各種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如白墨水、下陷釉、金屬釉、噴釉、噴粉等,預計都將會成為行業今后發展的新熱點、新方向。
4、 干法制粉
干法制粉與濕法球磨噴霧干燥制粉工藝相比,直接減少了濕法工藝的“加水→蒸發”過程(球磨料漿含水35%—40%而又將其噴霧干燥至含水7%—8%的粉料),直接節約用水70%以上,綜合節能60%以上,而且干法制粉工藝過程可以做成全過程封閉自動化系統,只用電,不用任何燃料,做到零廢氣、零粉塵排放;同時,省去了濕法工藝中的大型設備球磨機與噴霧干燥塔及漿池等等設備。相對來講,干法制粉具有生產工藝簡單連續,所需設備少、占地少、投資少、產量大、生產效率高、節能減排等有點。
誠然,干法制粉工藝也有一些短板,如:干法除鐵、粉料性能、一次造粒合格率等。但干法制粉工藝越來越成熟,技術進步,粉料性能得到不斷改進,已經向工業生產應用邁開了可喜的一步,至少可以先在外墻磚、內墻磚產品的生產制造中應用,相信在應用中將得到不斷提升,為我國瓷磚行業的節能減排作一次革命性的進步。
截至目前,山東義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干法制粉工藝的研究開發應用,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并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其實佛山溶州陶瓷二廠對于干粉制粉工藝的開發應用也已經到達工業性試運轉階段,據了解取得良好的運營效果,一個較大的差別是原料粉碎采用雷蒙磨,造粒也是采用過濕造粒,流化床干燥。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通過國家項目及蒙娜麗莎陶瓷通過院士工作站也都在從事這方面的應用開發。我國干法制粉工藝瓷磚生產產業化時代可能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