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工結構和需求情況看,與往年一樣,佛山陶瓷行業的一線生產普工需求量依然較大;各陶瓷或相關企業的營銷、策劃、設計、技術等人員則比較穩定,節后略有流動也在正常范圍內。從招聘情況看,陶企的招聘顯得不溫不火,有經驗的高薪人才仍然廣受青睞。
“用工荒”成為節后“發病癥”
每年到了春節后,陶瓷行業的工廠都會出現普工招工難的現象。“用工荒”已經成為節后的“發病癥”,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其他地區發展迅猛,國家接連出臺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各地對民工需求量都在增加,產業內移讓更多外省民工不愿再到廣東發展。
佛山陶瓷普工薪酬大概在3000—4000元之間,如今很多地區的工資已經達到或者高于佛山的水平,某些中年普工表示薪酬是他們選擇不回佛山發展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民工每年為了回家過春節都必須花費大約一半的工資,這增加了他們的額外消費;另一方面與家人分隔兩地,長期不能相聚也是造成大量普工流失的原因。所以現在很多的中年普工都會選擇回家鄉找份工作或者在老家做筆小生意。
此外,年齡結構的問題、“腦力倒掛”( 腦力勞動者的報酬低于體力勞動者)現象更讓普工的招工形式變得更嚴峻。如今老一輩的一線工人開始進入退休階段,面對低薪艱辛的體力活,年輕一輩更是對它拒之門外。月薪1500元的文職,百名大學生爭搶;月薪3000元的普工則未必有人愿意干。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不再只滿足于做流水線上的一個“部件”,這些千篇一律、枯燥的工作讓年輕普工寧可在佛山從事薪水更低的服務類工作,也不想進入陶瓷工廠從事搬運工等體力較大的工作。
與父輩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其職業期望自然也更高。相應的他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高于父輩,而工作耐受力則低于父輩,新生代農民工不愿從事低薪、工作環境差的廉價工種,這與目前我國陶瓷工廠依然非常依賴廉價勞動力的產業結構形成沖突和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陶瓷生產車間的“用工荒”。
與陶瓷普工相比,陶瓷行業的機電技術、銷售、策劃、設計等人員流動性沒有那么大。巴塞爾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惠延表示開年后98%的人員都準時上班,技術性人員的穩定性相對較好,而佛山市和美陶瓷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霞表示公司員工與工廠普工不同,他們不僅注重薪酬,對發展平臺也頗為重視,現在很多陶瓷企業都比較關注公司的工作環境、員工氛圍,上級領導對員工的關懷度也日漸提高,因此這些員工的責任感與忠誠度較高,少數員工的辭職只屬于正常的流動性,并未出現“用工荒”。
此外,面對節后公司人員的辭職,大部分陶企的態度比較淡定,他們認為節后辭職是一種普通現象,對公司的正常運作沒有很大的影響。據悉,有些其他行業的策劃、銷售、設計等人員都想投身進入陶瓷行業工作,供過于求的就業形勢讓陶企更為冷靜,如今許多陶企覺得要找到與公司價值觀相符合、適合公司發展的員工相對較為困難,但他們對人員的招聘還是抱有比較樂觀的心態。
陶企招聘比較“冷淡”
每年春節過后招聘市場都會顯得特別熱鬧,今年也不例外。記者在走訪中看到陶瓷企業的現場招聘相對其他行業略顯稀少,主動性也較為“冷淡”。
陶一郎瓷磚的招聘人事說到很多陶企在人力資源方面本身就較為充沛,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比較穩定,一般過來招聘主要是為了企業的擴張做好準備。陶瓷行業的薪酬、待遇相比較其他行業都略勝一籌,很多求職者過來應聘,但招聘效果并不理想,合適的人員不多,一般都是經驗不足的人過來投發簡歷,很難發現高薪人才的蹤影。對于沒經驗的求職者他們表示暫時不考慮招收,雖然很多沒經驗的求職者都提出愿意降低薪酬待遇等要求來吸引企業的注意,但畢竟帶一個新人需要很長的時間、精力、花費較大的成本,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高薪聘請較為專業的人才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他們會通過網上、獵頭公司、熟人介紹來尋找高薪人才。
然而,也有少數陶企會為經驗不足的求職者打開大門,華納陶瓷的招聘員表示人員類型的招納是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而定的,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人員。另一方面招聘與應聘是相對性的,某些有足夠陶瓷經驗的人員比較向往在大品牌公司發展,他們對于中小企業的興趣可能并不大,因此有些企業也會招納應屆生或者有相關工種經驗的人員來作為儲備人才。對于應屆畢業來說這是極為可喜的事情,求職者表示這類公司為他們投身進入陶瓷行業提供很好的就業機會,但由于招聘要求的降低,競爭更為激烈。
“用工荒”的另一面
企業招不到人,求職者找不到工作的怪現象一直存在。陶企希望找到合適的人才,卻效果不理想;工廠生產普工沒人應聘等原因造成了“用工荒”;求職者高不成、低不就、沒有求職方向,就業難的現象由此浮現。
雖然很多企業為找不到普工而著急,但陶企更應該看到“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積極意義。“用工荒”的出現打破了中國廉價勞動力永不枯竭的神話,“用工荒”是民工潮的一個反向運動,它會促使陶企關注工人工資和福利,提醒陶瓷行業要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另外,學難以致用也呈現出我國教育的弊端,既困擾著求職者,又困擾著用工企業。學校培訓師資缺乏一線實踐經驗,教材又脫離實際需要。某陶企的行政主管表示學校與企業可聯盟起來,學校負責基礎教育,企業提供培訓師資、培訓場所,這不僅能夠培養出合格的產業工人,企業還能夠預定一批勞動力,緩解招工難。
晶御陶陶瓷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鄧伯清對于“用工荒”與“就業難”的現象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求職者要端正心態,不能眼高手低,根據自身能力做好職業規劃。特別是應屆畢業生要多做事、多思考、多積累經驗,這有利于日后的發展。企業也要相應做好制度、薪酬管理,營造一種好的工作環境、和諧團結的員工氛圍,良好的發展平臺會更有利于加強員工的穩定性。工廠面對“用工荒”更要做好多種措施建設,現在的普工對于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偏僻的工廠里更要建設好娛樂場所,多組織戶內、戶外活動,讓千篇一律、枯燥的普工生活豐富起來,領導的關心、好的薪酬福利、家一般的工作氛圍能提高普工的返廠率,招工也會相應起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