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
國外采購商成亮點
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民用家具展,每年分3月、9月兩屆舉行,3月18日至3月22日,第33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在琶洲廣交會館舉行。據組委會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本屆展會共分為兩期,總規模達68萬平方米,共有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3659家企業參展。
與去年同期展會規模相比,此次展會參展企業有所減少,但人氣卻有較大的回升。在開展第一天,展會上的人流量便達到小高潮,據組委會粗略統計,第一天到場觀眾達到14萬人。展會上的人流量往往是市場貿易的風向標,記者發現,今年國外采購商明顯增多,大多來自俄羅斯、東歐、西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相比以往第一、二天人流爆滿,第三、四天人流驟減的情況,此次展會每天的人流量均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北京依諾維紳家具有限公司總裁楊建偉表示,依諾維紳在廣州展的五天時間內,外貿簽單量創下了歷史新高。他說:“據我觀察,此次外貿商的數量多,質量也高了,即使我們的產品報價比較高,也留住了部分外商。”
深圳國際家具展
內銷為主 “設計無處不在”
3月19日,第29屆深圳國際家具展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深圳展以設計為導向,以“設計無處不在”為靈感主題,設置了“高端奢華生活模式館/工程定制館”展區,并展出了拓璞等深圳本地原創設計品牌。此外,各大參展品牌在布展、營銷等方面也各出新意,力圖為展會增加設計亮點。
與廣州家具博覽會相比,深圳家具展以國內銷售為導向,參展品牌也大多為國內品牌,深圳當地企業更是參展企業的主流。“招商優惠”是展會的主題,幾乎每個品牌展位的廣告牌上都明確寫著招商地區、優惠政策。伊麗伯特家具總經理王書通表示:“今年深圳展的人流量總體不錯。很多有意向的客戶在開展之前都做好了功課,如果有洽談意向直奔展位。對于品牌來說,這是與現有經銷商交流經驗的機會,在展會上亮相也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機會。”
從產品來看,實木家具成為深圳家具展的主流。展會共有四個展館被定位“后現代實木家具”,實木家具產品幾乎占據了展會的大半江山,記者也在現場看到,“新中式風”無處不在。
看趨勢
實木家具依然流行 年輕化成趨勢
記者在現場看到,實木家具是深圳家具展的主流。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此次深圳家具展上來看,在近兩三年的家具市場上,實木家具依舊是消費市場青睞對象。
北京壹家尚居家具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樹偉表示:“從深圳家具展上看,產品設計沒有太多的變化,可以感覺到實木家具依然是主流產品。不同品牌有不同的策略,有的從風格上包裝推出各種‘新中式’,例如蘇式家具、東南亞風格家具;有的從材質上包裝,以烏金木、胡桃木等材質為宣傳特色,但總體來說,都采用了實木的‘內核’。隨著人們對環保消費的重視,再加上中國人喜歡厚重、沉穩型家具的傳統品位,估計在未來,實木家具仍是市場消費的主流。”
裝修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實木家具的流行也出現了一些細分市場,更加年輕化的實木家具成為本次春季家具展會的一大特點。
廣州展上,一些品牌主動推出針對80、9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實木家具,從色彩、材質進行創新,讓實木更具時尚色彩。例如聯邦家具推出的依洛歌彩妝系列,在原有裸紅色、胡桃色的基礎上,研發了海水藍、丁香紫、聯邦紅、棕櫚綠、玫瑰紅、霓虹橙6種彩色涂裝,讓實木家具五彩斑斕。百強家具推出的地中海風格“美侖·漫步”產品系列采用板木結合材質,即主體框架采用優質的實木、其余部位使用環保人造板,更具性價比。
原創設計引人關注
此次廣州家具博覽會上首次設立了設計館,推出了具有設計概念與品質追求的家具產品。例如,中國原創實木家具品牌“多少”,由知名家具設計師侯正光創辦,其家具作品注重實木家具的設計和應用,營造符合現代國人生活習慣及審美取向。此次展覽系列作品包括“疊羅漢”書架、“三人行”桌凳、“閑云床”和“漁樵”沙發、“見南山”餐邊柜,力圖呈現以傳統精神充實當代生活的理念與追求,做到“樸實東西,以少見多”。此外,廣州美術學院家具研究院推出“先生活”系列作品,代表作品“云龍”系列,整體以黃銅加牛皮,結合中式元素詮釋了東方生活文化。
看設計
家具更注重材質忽視設計?
記者在現場發現,參展的很多品牌選擇在材質上下“工夫”,材質成為許多家具品牌宣傳的一大概念。
在深圳展“蘇梨”展位上,其負責人介紹,家具所用材料實際上是“刺猬紫檀”,在制作上繼承明式家具營造技法。該品牌總經理呂豐表示:“這種材質并不昂貴,例如客廳一套沙發大概四五萬元,但是能夠保留蘇式家具的風格和古韻,主要是迎合了年輕的消費群體。”
記者還注意到,很多品牌在宣傳時格外加大了對產品材質的宣傳,例如“邦威·胡桃”系列、塞納風情的“海棠”系列和“橄欖”系列等,除此之外,烏金、松木、楓木等材質宣傳,也充斥在各個品牌單頁上。
孫樹偉表示:“近兩年木材市場確實出現一批新材料,以非洲進口的硬木居多。但家具行業不可能存在某個企業專用某種材料的情況,這些突出材質的營銷利用了人們看重環保的心理特點。”
百強家具總裁陳曉太則表示:“當企業拿材質‘說事’時,和賣木頭有什么區別?”記者發現,相對那些突出材料的品牌,更重視設計的百強歐福萊板式系列,則是打破了以往采用木色紋理的設計元素,加入深紅、深灰、米白等低明度時尚色彩,同時在家具中加入金屬邊框的前衛元素,呈現出設計感(見右上圖)。
■ 花絮
兩大展會將在上海“正面交鋒”
在本次廣州家具博覽會上,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副總裁王彥華表示,從2015年起,每年9月在廣州舉辦的秋季家具展將整體遷到上海虹橋展館舉辦,3月的春季家具展仍在廣州舉辦,未來兩大展會將一南一北形成呼應的布局。
從明年開始,秋季廣州展移師上海,也將與同期由博華展覽公司舉辦的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形成“正面交鋒”。上海家具展的主辦方也發布了致參展商的網絡公開信,表示將與各參展商簽訂3年合同,并給予優惠;同時提醒其慎重考慮選擇參加新展會的風險。
■ 業內聲音
需要有吸引力的產品
●陳曉太,百強家具總裁
這次百強家具廣州展的國內招商形勢還是不錯的。參與家具展會的成本不低,如果企業沒有創新力和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就很難受到關注,所以會有參展企業越來越少的情況。
應該說,當下每個企業眼中的展會都不一樣,有的企業產品受歡迎就覺得熱鬧,有的企業收獲不大就覺得冷清。從前只要參加展會就收訂單的情況不存在了,如今的展會是面向未來的展示,企業需要拿出魄力展出自己的新品,而非在潮流后面唯唯諾諾,因此這個平臺需要創新力強、具有影響力的企業。
設計水平在進步
●趙瑞海,曲美家具董事長
從今年展會來看,有很多成熟的企業和專業設計師參展,設計水平在進步,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趨勢。展會形成了一個系統,讓探索性的設計展出,也促使企業去看、去交易,這樣的系統讓設計師變得職業化,引導家具產品向設計轉型,企業更具文化含量。
曲美計劃9月份在上海展上推出新品。在運營模式方面,3月底我們會有一個純電商品牌上線,名為“領悟”,而“曲妙”將停止運營。新品牌將提高產品的議價能力,提升品質;在O2O方面,我們也在做線上體驗和線下采購的結合,把網上體驗做足,弱化交易,引導顧客側重線下交易。
實用家具將是潮流
●楊建偉,北京依諾維紳家具有限公司總裁
依諾維紳在這屆廣州家具展上貿易、招商情況都不錯,我們的外貿訂單還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從產品趨勢上來說,我覺得沒有看到新東西。原創設計館內的展品很具原創性,但是還沒有實現商業價值;以外貿為主的企業占據了大半江山,產品不具有潮流引導性。
我覺得當下很多品牌有點“找不著北”,展出的產品可以用“紛亂”形容。整體來講,我認為適合小戶型的、實用為主的家具將是國內家具發展的潮流,功能家具將大行其道。
看風格
自然風和中式風的大熱
廣州展上時尚、自然、環保的“北歐風”,成為很多品牌的主打牌;而在以國內貿易為主的深圳展上,中式風成為潮流。
在廣州家具展上,曲美家具攜帶了獲得IF大獎的“樂山居”(見上圖)和“豌豆公主”等系列作品參展、依諾維紳的多功能沙發和3D彎曲木家具,都流露出簡約、時尚、舒適的設計理念。曲美家具設計總監袁媛介紹:“北歐風格近幾年流行,不僅僅外觀是北歐風格,其背后的自然、舒適、環保消費態度,才是最新國際流行方向。”
而在深圳展,新中式為主的中式風格與其他類型風格的混搭風頗引人注目。記者注意到,這些作品設計大膽,融入多種元素。例如北京富世杰家具推出的荷塘&菩醍新品,“荷塘”采用新明式家具風格,雕刻圖案豐富;“菩醍”則采用四個套色的美式涂裝工藝,并運用藤、櫻木、重油蠟變皮等多種材質混搭。
■ 記者觀察
需要“打破常規”的展會
家具商為什么去參展?放在之前,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招商”。每次展會上,各大品牌都會推出設計獨特、品質優良的產品,再加上優惠的招商政策。在前幾年外貿交易大熱、行業發展迅速的時代,展會自然是人頭攢動、熱情高漲。于是,在昔日的展會上,店面、規模、銷售額成為熱鬧的話題。
而隨著家居業快速增長,在近十年的中國家具展會發展中,產品設計越來越趨于同質化,銷售渠道也隨之飽和。類似的產品、類似的銷售政策,讓“招商”二字顯得疲軟。似乎從2009年開始,一些家具企業選擇不參展,而是改為“看展”,“找朋友敘舊、隨便看看”成為很多企業老板看展的目的。“展會冷清”、“產品無創意”、“參展企業減少”的說法頻頻出現,展會似乎成為一塊雞肋。
如今再問為什么要參展?或許脫離了最初的“野蠻”增長期,回歸產品和品牌,應該成為家具展會的主要目的。產品是一個家具企業生存的立足之本,當消費者的家居品位提升、注重家居消費質量的時候,家具展會更應看重產品。因此,設計也成為今年廣州展和深圳展的最大主題——無論是今年廣州展首次設立的新銳設計館,還是深圳展打出的“設計無處不在”的口號,家具品牌們似乎都在努力發出一個信號:我的產品與眾不同,我的產品很用心。
眼光回到北京家具企業,盡管不少企業沒有參展,但“抱團推介”的做法無疑讓人眼前一亮,或許,這種帶有探索和創造的“集體出走”更具價值。但無論是集體推介還是展會設展,展會帶來的“招商”效應在慢慢減弱,通過展會探求行業發展方向,面向未來、引導行業發展的展會,才更具魅力和價值。當廣州展、深圳展成為家居“產品流行趨勢發源地”、而非簡單的“家具行業晴雨表”時,家具企業才可以稱為引導行業發展的企業,家具制造業才能生產出更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