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幾無企業達標
5月下旬,經42家會員企業同意,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向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關于<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等情況的報告》,稱國家強標建筑陶瓷部分指標過于嚴苛,如氮氧化物、氟化物、重金屬等限值指標,沒有充分考慮到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當前的環保技術水平,有些指標甚至比韓國、日本、德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還要嚴格,企業難以持續穩定全面達標。
“這樣的執行標準,從世界來看都是極為嚴格的,企業很難不超標。”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于楓認為,標準一旦實施,將對佛山陶瓷企業造成極大的打擊。
“至今為止,建筑陶瓷行業幾乎沒有企業完全穩定達標。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在報告中,建議將該國家強標中“基準過氧系數”修訂為“基準廢氣氧含量”。
報告稱,國家強標中規定的過氧系數1.7(相當于基準廢氣氧含量8.6%),不符合當前建筑陶瓷企業的特點,建議出臺一套補充文件把基準廢氣氧含量8.6%調整至發達國家或地區相當水平即17%。
此前,陶企還曾嘗試通過其他途徑改變命運。今年4月15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聯合在杭州組織召開了《建筑衛生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協會標準審查會。業內人士稱“在某種程度上欲以行業標準替代國家標準”,核心訴求也是將“基準過氧系數”修訂為“基準廢氣氧含量”。
佛山市技術標準研究院副院長龔悅表示,企業有權利對現行標準提出異議,但最終是否做出調整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充分調查。
當年為何沒有企業說不?
這部被陶瓷業界非議的國家標準并非今年才頒布實施的新標準。 2008年1月,國家環保總局就該標準向全國50多家企業與協會征集意見,其中包括薩米特、金舵、紅獅三家佛山陶瓷企業,可惜沒有引起佛山陶瓷業界的重視。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尹虹介紹,該標準是2003年環保總局在全國征集的項目,最后由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立項。其中相關標準在2004年就著手制定,而在2008年征求意見時,前后時間僅有23天,他并不知曉佛山3家企業是否給予回應。
“我們當時沒有收到任何的通知和邀請。”薩米特的母公司新明珠陶瓷集團副總裁李列林說,當時薩米特并不知曉相關情況。2010年底標準實施后,佛山陶企也開會討論該問題,當時金舵聲稱雖被邀請參與意見征集但不清楚標準制定的具體情況。
蒙娜麗莎集團董事張旗康今年一直關注此事。他說,在2010年之前,佛山陶瓷企業全都沒有專業的環境監測設備,并存在大量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根本無法專業地對標準提出意見,“以前都是注重市場不注重政策,連國家環保局網站都不上怎么知道。”
佛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科副科長楊健江透露,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從立項、制定到發布的過程中,地方質監部門通常插不上手,因為國家有關部門未賦予地方質監部門相應職責。企業向標準編制的組織單位直接反饋修改意見,并不需經過地方質監部門。所以當時也沒特別留意到這份標準。
痛定思痛主動參與標準制定
佛山陶瓷企業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標準風波。
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羅淑芬介紹,2012年廣東省陶瓷協會找到她,希望由她來主編2012年版行業標準《外墻飾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由于當時手上的項目有很多,無法分身,她就推薦了珠海的一家企業負責。
珠海這家企業采用的是有墊板墊燒工藝,生產出來的飾面磚背面不會有粉狀材料,因此這家企業將“外墻飾面磚背面不得有粉狀材料”加入到標準中。
這樣的標準一旦付諸實施,中國70%以上的外墻磚生產企業要么斥巨資購買能耗更大的生產線,要么拱手讓出日益做大的市場。
后來經過佛山、福建兩地陶企聯手反對,“外墻飾面磚背面不得有粉狀材料”的條款在標準征求意見階段被否決。
羅淑芬說,經歷了這次事件,她對于涉及企業生產的各種產品標準都非常關注,積極呼吁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目前她正在主編保溫材料行業標準,并參編多部行業標準。
經歷此次國家環保標準風波的其他佛山企業也已經意識到標準化戰略的重要性。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在上書中建議將全國建筑衛生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從北京搬到佛山,改變目前標委會與產區之間、企業之間的緊密性不強、不能使各項標準在制訂與實施過程中起到更加積極的協調作用的狀況。
楊健江透露,市質監局今后將強化對標準征求意見稿的關注。現在已經安排專人去關注,凡是與佛山產業有關的標準征求意見稿,都會及時在該局網站公布,通知企業去積極提意見。
《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是否真的高不可及?西班牙、意大利等陶瓷強國的環保標準又是怎樣的水平?本報近期將做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