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傳統家居、家電企業紛紛以身觸網,另一方面新浪、搜房等家居網絡平臺紛紛接地氣傾力家裝,中網、百度、阿里巴巴等機構聯合推出了移動互聯網計劃。
風口1 家電領域成主戰場
谷歌收購智能家居企業,傳統家電紛紛觸網,集成商縱隊挺進智能家居……奧維調查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的產值將達2300億元,預計2020年有望破10000億元。
家電領域是智能家居的重要戰場:海爾的“U+”平臺可大量接入第三方廠商產品,入口海爾U+智慧APP已正式發布;格力即將建立以光伏空調為中心的智能環保家居立體式應用。第二類是手機和互聯網平臺,瞄準了智能家居市場,阿里巴巴4月宣布成立生活事業部,全面進軍智能生活領域;小米一次推出了智能秤、智能插座等5款新品;霍尼韋爾和安德森作為集成商的代表縱隊挺進互聯網家居,前者推出智能空氣凈化器,可以通過APP監控和操作,后者則預計推出智能家居產品150萬套。
觀點:業內人士分析,不僅傳統家電之間要PK,面對手機、互聯網及集成商等“侵略”者,未來也有一場惡戰。傳統企業突圍,還是要將產品做好,實現差異化才能占盡先機。
風口2 互聯網家裝新玩法
在不久前舉行的“2015互聯網+家裝戰略峰會”上,家裝大佬們被提醒:互聯網莫“亂入”。由于傳統家裝企業過程復雜,觸網的比較少,反而是各種勢力正在逼近家裝行業。目前,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各路互聯網家裝力量,還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是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預計,未來3-5年,家裝新增市場需求每年將超過6000億元,互聯網家裝也以年50%的速度飛速增長。
家裝行業的產業鏈長,涉及實體的基材、建材、家具產品,中間還涉及了大量專業的施工工藝和標準,這是家裝企業互聯網化面臨的最大考驗。今年,新浪樂居、搜房家居等傳統網站也從幕后走到臺前。據悉,樂居“搶工長平臺”運用O2O改變傳統家裝模式,去除一切中間環節,直接讓裝修消費者與工長進行無縫對接,據稱可降低30%的裝修成本。目前在全國50個城市簽約工長超過萬人。依靠推廣、下單、接單到裝修、支付的全套服務體系,提供包括咨詢、量房、設計、裝修、監理等超過17萬次服務。
觀點:樂居控股集團CEO賀寅宇表示,互聯網正在深度改變每一個垂直行業,搶工長平臺借助互聯網“鏈接”的優勢,連接供需雙方,運用平臺資源及系統支持保障雙方利益。
風口3 互聯網解決方案送上門
在家居企業尋找觸網機會的同時,互聯網行業也把量身定制的服務送上門了。中國互聯網協會和中網、百度、阿里巴巴等機構聯合推出的“移動互聯網+行動計劃”,已引起閩龍陶瓷總部基地等諸多家居企業的關注。據悉,此計劃由多家互聯網公司將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和產品服務送到了家居企業門口,并推薦中小企業體驗試用,幫助更多家居企業借助移動互聯網轉型升級。
觀點:據閩龍陶瓷總部基地企劃部負責人介紹,傳統家居企業選擇適合自己的觸網模式尤其重要。此次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多家移動互聯網公司,把量身定制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推薦給企業,成熟的移動應用整體解決方案可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觀察 物聯網平臺白熱化
記者采訪發現,智能家居互聯網平臺所謂的智能化,已經不局限在智能插座、智能燈泡、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窗簾等各類所謂的智能單品,遠程操控時智能家居擁抱互聯網后最基本的概念,打通家居電子平臺,使得物聯化,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裝修網業內人士分析,未來智能家居平臺的白熱化戰爭即將到來,這個市場空間是巨大的。低功耗的MCU和無線技術都將被應用在物聯網中。但是智能家居設備對功耗要求很高,功能相對單一,各個品牌各自為戰,導致彼此的數據不能聯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能門鎖平臺負責人表示,自己在創業之初就遇到很多問題,聯動性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各個檔次的家居產品參差不齊,兼容性很不好,客戶體驗就變得很差。
建議 行業急需標準指導
家居行業的傳統模式正在接受現代網購、電商的挑戰,很多家居企業在做電商的探索,從曲美家居e商城上線,到美樂樂進出淘寶、愛蜂潮遷址等,家居企業紛紛試水互聯網。但家居賣場的互聯網道路走得并不是很通順,人員思維固化和傳統,運營經驗不足、物流成本高、線上線下價格差異,以及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成為目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缺乏統一標準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
先期涉足互聯網家居的企業負責人表示,智能家電領域僅有一部概念空泛的《智能化技術通則》,真正的行業標準仍滯后于行業發展。產品達到怎樣的效果,如何評判和監督,業內還沒有統一的規范。因此,家居賣場不要跟風互聯網風潮,踏實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線做好,互聯網只是輔助銷售的手段,不要盲目擁抱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