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食品頻頻曝光——追溯機制應發揮作用
《湖南發布2015年食用油抽檢公告 26批次不合格》《安徽省6批次肉產品被抽檢不合格》《至少11人日料店用餐后上吐下瀉》《深圳曝光“臟燜鍋”
成都突查“黃記煌”》《攸縣查獲注水牛肉652斤 涉案老板稱“每頭至少注水60斤”》《數千元買含“七仙草”藥劑
醫生鑒定每副成本僅10元》《韓寒所開餐飲店涉無證經營 拒為客人開發票》《天域國草蟲草含片產品屬性不清:身份成謎》《進口產品涉嫌違規添加保健食品原料
交大昂立中槍》《食藥監總局查明69種保健酒添加“偉哥”藥品成分》《新發地市場查獲假添加劑》《少林藥局被曝11年無售藥資質
登記為化妝品企業》《新澳法等五國12批次進口乳制品不合格》《遛洋狗等6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上海7人吃龍蝦蓋澆飯疑似食物中毒南京檢查兩家“鄭文琪”竟吃閉門羹》《火鍋底料檢出禁用罌粟堿
醬豬蹄含有防腐劑》《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近一成不合格 羊奶粉成重災區》《勁牌保健品違規銷售長達兩年
冬蟲夏草處監管灰色地帶》等等報道,披露的都是食品有問題。
●點評:吃蓋澆飯多人中毒、“黃記煌”端出“臟燜鍋”——餐館有責;食用油抽檢26批次不合格、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近一成不合格——食企有責;韓寒餐飲店涉無證經營、少林藥局11年無售藥資質——當事人有責。食品安全人命關天,對每一起事故不但要追責,還要舉一反三,犁庭掃穴。
汽車消費糾紛多投訴無門——質量問題要嚴查
讀過《工商總局要求整治汽車市場 嚴打霸王條款》《2015年上半年浙江汽車質量投訴明顯上升》《路虎涉私下減配
維權車主自比買馬不成買頭驢》《上海大眾原廠零件污跡斑斑 新件比壞件破舊》《寶馬對待消費者出現地域區別 已非首次遭質疑》《奔馳銷售和售后面臨失衡
消費者投訴處理率為零》《男子360萬元買了臺二手事故法拉利 索賠1440萬元》《茂名市民購買東風日產新車脫漆
維權遭經銷商拒絕》《車主:買回的新車竟是“二手貨”》《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警示:“三無”配件橫行
車主投訴無門》《汽車用戶投訴多解決難》《汽車行業消費者投訴增幅明顯 購車者簽合同要仔細》《奔馳汽車年內三度召回
售后服務被指踢皮球》《氣囊模塊存故障38萬輛08款雅閣在美遭查》《馬牌輪胎屢屢脫皮 授權店否認稱是路沒走對》《銷售員挪用客戶購車款
經銷商佯稱維修又扣車》等報道,看出了買車容易用車難。
●點評:路虎涉私下減配,上海大眾原廠零件污跡斑斑,奔馳消費者投訴處理率為零,東風日產新車脫漆,新車竟是“二手貨”,馬牌輪胎屢屢脫皮——車主們的遭遇不可謂不糟心。更糟心的是,長期以來“汽車用戶投訴多解決難”。不是消費者手里沒有武器,汽車“三包”規定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都有夠勁兒的法律法規約束和要求。那么,是什么原因讓車主們在維權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呢?
電梯事故凸現養護難題——平時維保需從嚴
《100多次電梯事故嚇壞住戶?》《深圳新入住小區電梯頻頻墜落 驚魂業主每天寧爬上29樓》《8臺申龍自動扶梯有安全隱患 停用》《電梯急墜6層樓
呼救電話卻打不通》《北京兩萬臺電梯運行已超15年 養護難題凸現》《172臺電梯超期未檢
236臺隱患嚴重必須關停》《杭州發緊急通知全面排查電梯安全風險》《電梯責任保險緣何“叫好不叫座”》《東莞小區電梯檢驗證有出入遭業主質疑維保造假》等報道,披露的只是各地老舊電梯問題的冰山一角。
●點評:別說百多次,就是遇到一次電梯事故也會嚇壞你我的!設身處地想想,任誰家樓上的電梯出過事故,心里都不止會有陰影,都會想到爬樓事兒小,安危事兒大。可僅僅北京城就有“兩萬臺電梯運行已超15年”,每天爬樓總不是辦法。竊以為,讓電梯長治久安的辦法是日常的規范養護,而規范養護的關鍵還是要資金到位、監管到位。
旅游市場游客總受傷——強制消費止不住
《香港黑心藥房喂旅游業吃藥 2斤西洋參2萬多港元》《云南一導游嫌游客消費低罵人被吊銷導游證》《中國暑期游學亂象引擔憂
價格不菲變旅游團》《北京清理62家非法旅游網站網絡旅游投訴量占比從91%降到57%》《海航經濟艙選座需加價 用戶質疑座位分三六九等》《高價美國游
飯都吃不飽?》《50多名游客拒為自理景點強制繳費被棄路邊》《“指尖上的旅行”消費陷阱多》《景點被“閹割”基本全天購物》《旅客稱高鐵餐車現強制消費:88元1杯茶》《香港消委會點名譴責龍城等7間不良營商藥房》《游客未購物被云南導游嘲諷:不買東西就是來騙人》《云南導游被曝將全國游客分五等醫生教師受歧視》等文章,披露了一連串旅途亂象。
●點評:2斤西洋參2萬多港元,導游嫌游客消費低罵人,高鐵餐車88元1杯茶,50多名游客被棄路邊——都是緣起“強制消費”。國家旅游局重拳整頓余音繚繞,“強制消費”便卷土重來,足見旅行社、導游們習慣的撈錢手段花樣繁多。要想徹底根除,任重道遠。
電商微商總被詬病——售后服務漏洞多
讀過《售后成國內電商通病:缺乏渠道、客服承諾不可信》《微商騙局頻現 專家稱監管幾乎為空白狀態》《深圳消委會:58同城售假有前科
75%投訴因假iPhone》《生鮮電商服務“漏洞”頻現 亟須打上法律“補丁”》《去年至今網游投訴近9000件 使用外掛危險多》《網購貨到付款到手還是到樓
律師:就是送到手中》《不看好微商者超五成:價格不優售后維權難》《海外代購產品成網購投訴熱點》《網上團購兒童攝影套餐
萌照沒拿到店家卻消失》等報道,讓人感嘆網購、微商毛病多。
●點評:網店的售后服務總不如實體店,這是共識也是通病;微商騙局頻現監管幾乎空白,這是頑疾也是無奈?就像印度的網店,沒有中國一樣迅捷的快遞支撐總長不大;我們的網店和微商,沒有售后、沒有誠信就不能長遠。如今,不看好微商者已過半,生鮮電商因“漏洞”而不前,電商、微商再不想著提高售后服務水平,關乎生死存亡的時刻怕是快到了。
房產物業突發事件害苦業主——買房租房呼喚放心售后
《西安萬科被指違規售樓及質量缺陷 核心人員離職》《株洲物業突然撤離 500多戶居民亂成一鍋粥》《小區寬帶“沒得選”
要破“封鎖”須闖關》《小區住宅部分成私家菜館 小區業主很糟心》《深圳再現“一房兩賣”?》《新樓墻根開裂可伸進手掌 住建委稱不影響使用》《私搭亂建多
安全讓人憂》《江寧一樓盤停工8個月 上百戶業主苦苦盼交房》《鹽城中南世紀城100多戶居民家中漏雨》《東莞小區新房入住5年
年年“滲漏裂”今直接掉天花頂》《58同城100%個人房源難保真 付租金后房東失聯》等文章看后,不由不為當事業主憂心。
●點評:買房遭遇“一房兩賣”,入住偏逢“家中漏雨”——買房住房租房消費者的境遇讓人唏噓。值此房地產市場波動起伏時期,不僅西安萬科、鹽城中南世紀城要為產品質量真正負起責任,58同城、株洲物業也不能肆意違規漠視業主。一套住宅關系一家人的幸福安康,售后服務馬虎不得。
網銀與銀行卡里騙局多——高科技防范手段要跟上
《銀行卡欺詐花樣翻新 高學歷人群中招新騙局》《千名儲戶網銀密碼被盜遭詐騙》《騙子盜竊網銀進行電話詐騙
全國超千名用戶受損》《揭秘銀行卡犯罪灰色產業鏈:不法分子下鄉收購身份證》《信用卡百萬積分被銀行取消》《廣東銀監局出臺新規防飛單理財產品須公布可查詢代碼》等報道,都是在不斷提醒你攥緊手里的銀行卡。
●點評:卡里的錢不再安全?連“高學歷人群也中招”?這樣的新聞不能不讓人揪心。在交易行為數字化的今天和明天,刷卡安全至關重要。面對花樣翻新的銀行卡、網銀欺詐,高科技防范手段需要的不僅僅是跟上,更要超越。誰發的卡誰應保安全,這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也是儲戶們的正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