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當家里樣樣都智能化了,誰來唱主角呢?業內人士調查發現,當前的智能家居產品“智能”程度較兩年前這一概念初紅時有了很大提升,但第一“主角”的難題業界爭持激烈,難有定論,或許將影響到整個智慧家居產業的普及進程。
智能家居概念又“火了”
據《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分析,得益于市場上不斷增多的智能家居硬件產品,以及在消費者市場的日漸普及,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到2018年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
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在上述天翼終端交易會上表示,將加大家庭云等業務的發展力度,以推動智慧家庭生態圈的建設,其中智慧家庭是最新轉型戰略“一橫四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電信在智慧家庭方面,主要以“天翼高清”為核心,集合智能組網、智能網關、高清電視、手機客戶端及智能應用,通過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生活品質。
新興互聯網電視廠商看尚展會期間推出了智慧家居的云平臺,還有智慧開關、智能網關及網關系統等多款外設產品。看尚創始人付強對業內人士表示,“其實智能家居 已不算是什么陌生的詞,很多人在做。我們做互聯網電視起家的,電視有一個很強的家庭屬性,或者說是家庭的一個核心,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智能云平臺,與家庭中 的外設電器實現互聯互通,在看電視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控制,比如說用電視控制空調、控制窗簾等等。也可以進行遠程控制,不在家的時候通過攝像頭來監控家里的 寵物、老人、孩子,或者遠程控制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等等。”
“入口”之爭
不難看出,在看尚展示的未來智能生活藍圖中,智能網關扮演著家庭連接和控制的中心角色。實際上,這也是背靠寬帶運營商的智能家居產品的共同特點。
正是由于這樣的重要性,在家庭市場中,家庭網關一度成為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以及一些核心家電廠商展開市場角逐的重點,除了其作為開啟家庭市場的重要入口,更是因為面向即將到來的物聯網產業浪潮,網關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近年來,在國外智能家居又開始流行起“解放雙手”的理念,無論是亞馬遜的echo還是谷歌Google Home全部采用了語音控制。“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也在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中表示,“語音才是最有效的計算輸入方式。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向在未來一定會 是語音為主,手機為輔”。
付強回應說:“其實不管是網關、手機還是音箱,都可以(成為入口)。入口就是24小時開機不斷電、穩定可靠,其實智能音箱就是個帶了喇叭和麥克風的網關。”
與此同時,傳統家電廠商卻又對此“不服”。在今年3月的2016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美的集團就宣布,2016年美的智慧家居最重要的戰略是“去中心化”。據了解,美的將公開其智慧家居SDK,供給第三方企業用戶下載并接入,從而實現對美的家電產品的控制。
京東智能副總裁劉子豪則持智能家居“多入口、去中心化”觀點,他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智能家居的入口肯定不是單一入口,現在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多入口、去中心化,強調智能感官和智能交互體驗。你可以理解冰箱也是一個入口,音箱也是一個入口,手機也是一個入口,這是非常正常而且健康的現象。”
“偽智能”的尷尬
不同陣營廠商之間的意見不一,其實也間接增加了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的接受度。騰訊的調研數據顯示:95.2%用戶對智慧家居感興趣,但其中87.5%的用戶表示跟預期完全不符,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慧家居和預期不沾邊。單純只是拿APP控制家電,甚至被用戶嘲諷是“偽智能”。
一位制造商向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巨頭們嘴里說去中心化、多入口,背后依然還是在推廣自己那套東西,要么是SDK,要么是控制協議、處理器,核心都是讓別家 來兼容自己,掌握產業鏈上游地位。所以到最后還是你有你說,我有我賣。智能家居領域只有等出現個iPhone級的產品,才有望結束這種山頭林立,各自為戰 的局面。”
中國電信某市場部人士私下表示,他們的想法是,為了給智慧家庭開放平臺創造發展條件,有一些硬件基礎設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電信自己也在推天翼網關、天翼高清智能機頂盒、家庭云等硬件產品,目的是先讓數億家庭用起來。未來這些硬件設備或許會成為智慧家庭的數據協同中心,讓智慧 家電通過這些硬件,用同一個數據標準和協議對外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