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期/智能小區期(1994年-1999年)
這是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概念熟悉、產品認知的階段,這時沒有出現專業的智能家居生產廠商,只有深圳有少數從事美國智能家居代理銷售的公司從事進口零售業務,產品多銷售給居住國內的歐美用戶。
艱難開創期(2000年-2005年)
據千家品牌監測數據顯示,那個時段里,國內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廈門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場營銷、技術培訓知識和體系逐漸構建起來。
此階段,國外智能家居產品基本沒有進入國內市場,當然國內的產品也沒多少能出口國外。
徘徊期(2006-2010年)
2005年,由于上一階段里,一些勉強稱的上是智能家居企業的野蠻成長和惡性競爭,給智能家居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包括過分夸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實際上無法達到這個效果、廠商只顧發展代理商卻忽略了對代理商的培訓和扶持導致代理商經營困難、產品不穩定導致用戶高投訴率。
行業用戶、媒體開始質疑智能家居的實際效果,由原來的鼓吹變得謹慎,市場銷售也幾年出來增長減緩甚至部分區域出現了銷售額下降的現象。
2005年-2007年,大約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產企業退出了這一市場,各地代理商結業轉行的也不在少數。許多堅持下來的智能家居企業,在這幾年也經歷了縮減規模、迷失方向,缺少資金等痛苦。
正在這一時期,國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卻暗中布局進入了中國市場,而活躍在市場上的國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這一時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內部分存活下來的企業也逐漸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例如防盜監控、對講、智能照明等領域。
融合演變期(2011-2020年)
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勢頭,而且大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
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準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并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接下來的五到十年,將是智能家居行業發展極為快速,但也是最不可琢磨的時期,由于住宅家庭、大型樓盤等商業項目成為各行業爭奪的焦點市場,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承接平臺成為各方力量首先爭奪的目標。但不管如何發展,這個階段國內是可以肯定將誕生多家年銷售額上數億元的智能家居企業。
站穩+爆發期(2020-以后)
進入到2014年以來,各大廠商已開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盡管從產業來看,還沒有特別成功、特別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案例顯現,這預示著行業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但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介入和參與已使得外界意識到,智能家居未來已不可逆轉,千家認為,智能家居企業如何發展自身優勢和其他領域的資源整合,成為企業乃至行業的“站穩”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