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作“聾子”和“瞎子” 缺乏戰略支撐
鋁合金門窗企業抗風險能力太差,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不想長大,裝作“聾子”和“瞎子”。最起碼,有很多鋁合金門窗企業只是想著發一筆橫財、賺一筆塊錢而已,這樣的企業從未想過長遠發展。說他們不想長大,更多地是強調一種缺乏戰略支撐的管理制度,在這種大環境中,短期內看似能節約成本,但常常因決策的頻繁轉換,而造成巨大浪費。
首先,短視的企業比較容易在決策時搖擺不定,因為沒有長期的戰略方向,管理者常常抱有“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心態,但消費市場天然帶有不確定性,真正等到訂單姍姍遲來之時,留給企業準備的時間已經非常少,這種狀態下,管理人員不得不走一些非常規手段。比如興建廠房,需要符合國家消防規范,向消防局報建,但因工期緊張,只能打擦邊球,而且品質也會因此受到比較大影響,一旦出現品質異常,工廠常常需要付出4倍的成本進行返工。
其次,由于缺乏長期的戰略規劃,鋁合金門窗企業在購買關鍵設備、構建關鍵車間時,常常只顧眼前的需求。像一場賭博,隨著科技在發展,這種博弈輸得機會越來越大。畢竟,他們不想長大,沒有與時俱進的精神。
另外,工時的浪費也是中國制造業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在勞動密集企業里,人頭從來不是問題,企業規模一大非常容易讓管理者產生官僚思想。企業的組織大了,領導就會變多,信息傳遞的中轉節點就會成倍的增加,而消息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也會因層層盤剝而大打折扣,中層管理者權利欲望膨脹,高層管理者更多的時候是一個聾子和瞎子,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不重視人才培養與創新 導致人才培養體系“營養不良”
庫存高企、設備老化、廠房的重復施工,都不足以徹底摧毀一家企業。相比之下,鋁合金門窗企業對人才、對創意的浪費才是最致命的,如果說原材料、設備的浪費,好像斷胳膊、斷腿、流產等硬性疾病,而人才的浪費就更像是失眠、營養不良,這種傷害經年累月之后就會產生質變,而等到發現時,就再也沒有辦法挽救了。顯然,多數鋁合金門窗企業的人才以及培養體系都有點營養不良,他們沒有把機器變得智能化,沒能讓他們越來越像人,反倒是,把人類變得單調、無趣,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像機器。
師承日本的臺資企業,依葫蘆畫瓢的大陸企業,通過一個個動作分解表,把本來比較復雜的工作變得非常簡單,這種工作分解的模式有利于工廠管理,也有利于公司控制成本,畢竟,老板們可以精準地維系最低工資標準。每天干著不用思考的工作,員工自己也不好意思要求加薪的,于是,在這種工作環境中,中國制造企業就失去了“培養人才”的職能。
制造中國、浪費中國,或許鋁合金門窗企業先不用急著崇拜工業4.0,只需要進一步導入精細管理,把這些生產中的浪費逐一消滅,鋁合金門窗企業的利潤率可能會有所提升,更關鍵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里,管理者要擔負起向社會輸送人才的職能,讓年輕人的精力釋放到最需要的地方,讓創意變成現實,讓產出更加多元化,如此,企業利潤率才能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