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互聯網家裝掀起創業投資熱潮。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國內共出現300多家互聯網家裝品牌企業,其中27家企業獲得天使輪或A輪以上融資;2016年上半年有13家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除此之外,行業的熱潮吸引了房地產、公裝企業跨界布局,紛紛向互聯網家裝進軍。2016年,家裝行業逐漸從萌芽期走向成長期,輕模式逐漸向重服務升級和進化,市場雖然動蕩多變,但是也有一些規律可循,總結了家裝行業九大新趨勢與之共勉。
趨勢一:套餐時代將被淘汰 全屋定制或成為新寵
2015年初,廣受熱議的互聯網家裝套餐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各種姿勢各種招,各種澎湃各種飄,套餐價格從299到999不等,互聯網家裝品牌試圖利用低價的方式來奪得消費者眼球。隨著消費升級,以及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套餐標準化產品逐漸受到消費局限。標準套餐逐漸成為基礎服務,開始向全屋定制升級,2016年6月18日,歐派全屋定制MALL成功落地哈爾濱,歐派進入全屋定制MALL時代;7月17日,富安娜首個全屋定制家居店開業;8月26日,京東與極裝吉住戰略合作推出全屋定制健康家裝;除此之外,國安居、百變易家等家裝品牌都開始拓展全屋定制業務。
全屋定制的流行并不起于此。2015年,家居品牌索菲亞、麗維家等已經開始規劃定制藍圖。目前家裝套餐存在的問題較大,同質化嚴重,標準化產品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與服務的定制化是根據消費者需求來生成的,可以避免產品滯銷而導致的閑置庫存成本增加,或規模化生產導致資金鏈斷裂等。尤其是隨著資本對家裝行業認知的不斷加強,全屋定制需要更好地維持品牌運營,快速適應市場變化。
趨勢二:渠道加速下沉 行業進入寡頭高速成長期
渠道下沉是互聯網家裝品牌進行商業擴張,占據市場的重要一環。齊家網CEO鄧華金稱將在3年內覆蓋1000個城市;東易日盛在推出“速美超級家”同時也表示2016年將完成150家標準門店;愛空間今年也表示三年內城市合伙人計劃將落地120個城市,一年服務10萬個家裝用戶。
渠道下沉不僅僅適用于家裝行業,其他如零售電商、房地產等領域都在加速線下服務落地擴張。需要提醒的是,渠道下沉雖能提供一些業績增長,但是同時也帶來不小的挑戰。企業在線下進行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需要確定一個可以復制的商業模式,以及對地域化特性的管理和市場應急機制等。另外,隨著一二線城市環境競爭激烈,運營成本高,可獲取利潤空間被逐漸縮小,部分家裝品牌已將目光放在三四線城市,欲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姿態跑贏對手。
趨勢三:建材廠商渠道多元化 廠商、經銷商、家裝平臺形成命運共同體
互聯網家裝概念被打響后,一部分建材廠商通過與互聯網家裝合作,在原有經銷商、代理商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渠道,擴大市場規模。2016年4月,華耐家居和奧普共同投資后市場翻新平臺魔居客數千萬元;6月26日,繼2000萬元入股家裝e站后,東鵬再次攜手元禾控股,大衛參與其A輪融資。除此之外,在互聯網家裝平臺戰略合作品牌里,大自然地板、馬可波羅、科勒等供應鏈品牌頻頻出現。但也有一部分建材廠商并不受互聯網家裝低價套餐量的吸引,反而是頻繁舉辦發布會提升品牌影響力,顯得很高調。
面對建材廠商在互聯網家裝渠道的鋪設,不少線下經銷門店受到消費抵制,面對渠道多元化的誘惑,一部分建材品牌考慮到經銷商利潤空間及原來所制定的市場規則,短期仍會將重心放在經銷商這塊。隨著互聯網家裝城市擴張,銷售數量或將遠超出建材廠商預期,建材廠商在保證經銷商的利益不受侵犯的情況下,將會依靠自身品牌塑造來適當提高出貨價格的方式來打入互聯網家裝市場。其實,還存在一種化解矛盾的方法,建材商場、經銷商、家裝平臺三者形成命運共同體,只要能夠保證一定的利潤,三者其實是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合作的事情。
趨勢四:跨界布局成為常態 商業巨頭的未來依舊渺茫
2015年,金螳螂、廣田裝飾、亞廈股份等公裝行業巨頭紛紛跨境布局家裝,以房地產開發商為代表的萬科、碧桂園、河南建業、一德集團等通過布局家裝領域來完成開發商向服務商的轉變;起初,騰訊、百度、小米、58同城等商業巨頭以投資的方式踏步互聯網家裝,今年,不少商業巨頭選擇自建家裝業務。2016年9月6日,繼國美在線聯合東易日盛、百合網推出3D線上家居“國美家”后,近期又發布家裝新戰略,為消費者提供家庭一站式解決方案;6月18日,紅星美凱龍在30周年慶典上,發布“1001戰略”,建立一個互聯網平臺和1000家家庭MALL,滿足以家為核心的一系列要求。
商業巨頭的優勢,其一是品牌積累,其二是原有業務上,供應鏈及信息管理系統的優勢。商業巨頭陸續加入,讓家裝行業的玩家愈加多元化,同樣也證明了家裝市場存在著非常大的想象空間。然而,這些企業跨界家裝也面臨不少問題,品牌的背書僅存在于表面,而真正考驗的是平臺未來所提供的用戶價值,需要企業丟掉品牌包袱,過去太過于高冷,不屑于邊角料業務,對C端客戶進行深度挖掘及產品創新有待提高。
趨勢五:資本寒冬 產業基金或將成為下半場的投資主流
布局產業基金的典型企業,就是被大眾所熟知的宜華木業(現已更名為宜華生活),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產業基金設立,2016年1月28日,金螳螂擬不超過12億元,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主要用于投資新材料、大消費、大健康、互聯網以及主營業務領域相關產業鏈;6月17日,廣聯達攜手啟賦資本設立“互聯網+建筑”產業基金,參與投資多彩飾家;8月25日,磁斯達克發布大家居互聯網化產業基金,同時擬6000萬元投資上海宇邦廚具有限公司;2016年8月29日,紅星美凱龍發起設立國內首支家居商業地產并購基金,9月8日,再次發起以推進家居設計產業創新、助力設計資源整合和平臺搭建為目標的行業公益基金——夢基金。
互聯網家裝行業不再單純依靠VC來發展,呈現多元化的業態。受大環境影響,產業基金也高調進入家裝領域,主要著重于上下游各個環節的相互補給,通過對原有產業進行業務層面的微調來增加品牌知名度,另外,也可以突破現有業務發展瓶頸,把商業版圖進一步擴張,原有的盤子做的更大,且產品品牌有更加前端的通路。帶來的改變是,相比較于VC而言,產業基金的布局讓整個行業的結合度更高,對整個產業是利好的,同時,也會加速形成品牌集聚效應。
趨勢六:家裝后市場處于發展瓶頸期 商業模式需立即調整
家裝后市場在近兩年開始火了,跟互聯網家裝相類似,也獲得了資本的相應認可,該細分領域被給予厚望,涌現了一批多彩飾家、神工007等玩家進入。目前大多玩家主打翻新維修局部裝修的概念,同樣,也避免不了成本和效率之爭。從用戶的房屋消費周期來看,確實是到了一個爆發期,但是并不代表沒有門檻。原因在于家裝后市場的玩家所傳遞出來的“概念”跟用戶的接受存在錯位和消息不對稱,用戶的意識尚未被真正培養出來,很可能前期推廣產品階段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難免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另外,迫于資本方的壓力,前期推廣達不到預期很可能導致一個產品就此夭折。在這一點上,資本應該給予更多耐心允許平臺試錯。另外,對于平臺方而言,面對市場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也要嘗試創新,突破“慢、散、亂”的瓶頸,不斷向“快、準、狠”進化,最終呈現給消費者“多快好省”的結果。但是不管怎樣,家裝后市場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趨勢七:自建倉儲、自建物流 可能將成為家裝行業業績新爆發點
互聯網家裝品牌大部分采取的是F2C廠家直銷的模式,砍掉中間環節從而降低銷售成本,保證商家利益,而在實際用戶裝修體驗中,運輸交通工具的不統一,物流運輸過程中難以控制材料的損耗,導致工期延誤,客戶體驗度差,甚至需要再耗費一定成本從廠家調貨。2016年7月20日,東易日盛定增自建倉儲物流,打造扁平高效供應鏈;8月19日,我愛我家總經理馬自強向億歐透露,目前已經在昆山、濟南建有中轉倉,北京倉和南京倉正在選址。愛空間也是同樣的邏輯,采取的是自建倉儲物流的方式運營。
與自建倉儲物流相比,外包看起來投入成本相對較低,所耗費的管理精力較少,實際上由于運輸費用大部分花費在干線運輸上,且無法保證服務品質,加上外包導致社會交易成本較高,自建長遠來說反而更具有優勢。通過自建倉儲直接控制倉儲、配送等環節,滿足消費者利益和自身業務發展需求,從本質上在行業變革前跑馬圈地搶占制高點,也將有利于產業鏈條完整鋪設。
趨勢八:家居智能化成為行業風向標 “圈養套殺”面臨升級
2016年9月8日,美的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發布了首款基于云智能操作系統打造的美的智能冰箱“OS集智”;9月9日,阿里智能與鴻雁電器聯手打造以智能面板為主要控制終端的智能家居系統;同日,TCL智能家庭攜手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Wulian,完善智能家居系統方案;9月12日,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開展人工智能(AI)家居項目,控制溫度、照明等設施。
過去行業講的所謂的“圈養套殺”現在也面臨升級,因為產品智能化概念逐漸受到關注,但是智能家居產品普遍價格偏高,而大眾消費水平還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目前智能化產品依托硬件設施較強,可獨立功能使用的產品較少,智能市場還未得到完全的開放。但在未來一段時間,智能化逐漸普及,產品內容不斷增加,消費理念或行為習慣慢慢改變,甚至包括智能產品的成本會逐漸降低。未來,智能家居產品也可以被試用在套餐包里促進產品創新,抬高套餐價格,提高利潤空間。
趨勢九:生態布局 成為互聯網家裝巨頭的必經之路
家裝行業所強調的生態閉環是指在裝修過程中的一體化消費生態,各領域、各平臺之間資源不斷的嫁接與融合。馬爾科·揚西蒂和羅伊·萊維恩著作《共贏》一書曾提到,商業生態系統是對企業戰略、創新和可持續性的影響。成功的企業不但能使龐大且分散的商業網絡與用戶聯結的難題化繁為簡,而且通過為其他企業提供可利用的“平臺”,還能促進整個生態系統改進生產率、增強穩定性,并有效地激發創新。
縱觀整個發展歷程,2015年成為了家裝行業標志性一年,無論是資本市場的青睞,還是所謂的產業巨頭紛紛布局,都可以看出市場未來不可估量的想象空間。對比再看一兩年前的行業發展,市場動態變化很明顯,2016年,創業者的步伐并沒有停止,投資機構的認可度也沒有降低,資本寒冬并沒有給家裝界帶來一絲死亡的氣息,反而讓原本漂浮的互聯網家裝更經受得起考驗,也正是因為這個行業重模式的特殊屬性,反而更值得去思考。
這個時代,沒有誰能以不變應萬變,都是以萬變應萬變。市場的風云變幻,刀光劍影肯定還會持續,這9大趨勢,只能反映現階段能預見的未來,給創業者一個參考。利好的是,家裝產業的創新變革仍然在加速進化,誰也無法去選擇市場,只能去適應市場,畢竟,誰也無法阻擋商業的演進逐漸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