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賣場活動“豪禮”依舊不斷
據裝修網了解到,同往年一樣,十一期間,北京各大賣場仍是促銷不斷,送禮不斷。早在十一之前,居然頂層便聯合北京國際設計周推出“雙節送豪禮”的活動,活動不僅有電烤箱、華為P9plus手機等家具電器,更有機會和大牌設計師實現一對一家裝咨詢服務。紅星美凱龍更邀請當紅小花旦Angelababy、顏值女演員高圓圓代言“十一耍大牌”的超級大牌廠家直購,活動邀請30大品牌、300款大牌進行360場大牌聯盟50000個爆款搶先直送。集美家居作為中小型家居的賣場代表也是不甘落后,推出了“今年國慶shi在好玩”的五“十拾
時 實 食”計劃,活動現場場面極其火爆。
但在走訪期間,相關負責人向業內人士透露,2015年十一期間北京南四環集美賣場整體銷售總額超5000萬元,日均近1000萬,但2016年截至到7日晚18點,今年的銷售總額預計共約3000萬元,日均銷售近500萬元,同比下降約50%。“這可能是南四環集美自開業以來的最低銷售額。”一位在集美工作7年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消費市場購買力指數降低
據BHI(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發布的最新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BHI為108.62,環比上升3.42點,同比上升3.18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8月銷售額為1014.6億元,環比下降1.67%,同比上升2.42%。
對此,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秦占學從專家角度解釋道:BHI經過連續三月的下降,終于在8月止跌微升,拉開全國建材家居市場旺季的序幕。雖然業內對“金九銀十”市場旺季的期待較高,但代表消費者購買力的分指數“購買力指數”卻環比下跌,加上8月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也屬于下跌狀態,其市場銷售總額在九、十兩月分里想要沖高有些難。
調查顯示,雖進入九月份后,各大賣場整體上環比8月份銷售額總體有小幅上升,但同比2015年期間下降了30%—50%。
家居賣場銷售總額下滑的三大要因
對于造成銷售業績下滑的原因,集美南四環十一活動工作人員在接受業內人士采訪時總結了兩點“一是房價持續上漲,消費者把裝修的錢屯起來買毛坯房后再轉手賺入差價,以此循環;二是這兩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注重精神娛樂消費,十一首先是旅游旺季,而后才是家裝旺季。”
究其原因,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家裝領域作為傳統實業的代表,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紛紛轉型互聯網家裝平臺宣布上線,這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的購買方式的同時,也小幅分流了賣場的消費者,這對實體賣場銷售總額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沖擊。
消費群體年輕化 互聯網成新購買渠道
某家居品牌店主向業內人士介紹雖然店里的銷售業績不比往年,但消費群體卻明顯年輕化,他們不再拘泥于老一輩的審美方式,追求個性化和定制化。“我還是喜歡和家人出來走走,在賣場實際看看,即使不是自己完全喜歡的類型,也會在看的過程中發現與喜歡的家具,如果價格合適的話,當然會選擇訂做,不過,現在網上也可以買到喜歡的,合適也會下手。”一位年輕消費者向業內人士表示。
對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來講,這類年輕消費群體尤為凸顯。受環境影響,大型連鎖家居賣場將是這個群體的主要去處,但地方性建材市場、天貓及京東綜合性電商平臺、線下體驗線上簽單、品牌線下獨立店等都將成為他們考慮購買家居產品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