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裝一網了解,在2017首屆中國住宅內裝工業化產業聯合峰會上,中國住宅裝配技術研究院籌委會宣布正式成立,內裝工業化在技術層面、產業層面、市場層面開始步入實質性落地實施階段??梢哉f,很多家裝企業都已開始布局工業化內裝。不過,對于工業化內裝的概念,許多普通消費者并不了解。
裝修也能實現工業化
“裝修一次脫層皮”“想要考驗婚姻就請裝修吧”……有關裝修的種種調侃在網絡上很常見,彰顯了裝修給業主帶來的煩惱。由于較為專業且要面臨消費市場中的重重陷阱,使得一些業主被迫成為了裝修專家。這一方面反映出行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較為突出;另一方面也因為業主的個性化需求較多,施工方或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造成供需錯位。
能否以標準化的方式,像裝配一輛汽車一樣裝修一套房子?其實,這種方式在國外早就存在,被稱為“家裝工業化”,也叫“裝配式裝修”。根據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發布的《裝配式裝修工程技術規程》(QB/BPHCZPSZX-2014),所謂裝配式裝修是一種將工業化生產的部品部件通過可靠的裝配方式,由產業工人按照標準化程序采用干法施工的裝修過程。由于其核心點是將大部分主材通過工業化生產的核心技術實現可靠裝配,所以“裝配式裝修”也稱作“工業化裝修”。工業化裝修的四大特征是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和信息化協同。
據裝一網了解,目前國際上在住宅內裝工業化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日本。海鷗有巢氏總經理曹祎杰在2016年的家居互聯網產業峰會上表示,日本住宅的內裝工業化裝配比例平均達到95%,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僅有不到1%。與國內裝修工地塵土飛揚、噪聲四起的現場狀況不同,日本的工業化內裝工地要干凈整潔得多。在有巢氏組織的考察活動中,一位參觀人員說:“在工地轉了3個小時,鞋子沒有一點灰塵?!笔聦嵣?,這樣的住宅內裝施工方法,如果按照工時統計的話,相當于一個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12天就可以完成。
內裝工業化將成趨勢
家裝工業化之所以被引進,一方面源于目前的裝修模式存在種種弊端,另一方面有賴于國家政策、制度層面的助力。
目前,裝修行業人工成本不斷提高,一個重要原因是從事這項工作的勞動力不足。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市場上的瓦工、木工等多為流動人口。這些隊伍中,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員占比越過80%,很少見到80后和90后的身影。曾經的“師傅帶徒弟,全家齊上陣”景象已不多見,更多的是夫妻檔;而且工人素質參差不齊,大部分工人沒有經過系統的技能培訓就上崗,而裝修原本是一個特別倚重工人技術水平的工作,因此裝修質量難以保證。
此外,當前的裝修模式也存在一系列弊端。裝修的本質特征是手工操作,難以形成標準化運作,質量也難以把關,而且生產效率較低,原材料消耗較大。比如有些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某道工序做錯了需要返工,勢必會造成原材料浪費;而且很多問題并非能在生產過程中暴露出來,而往往是送到業主家安裝時才會被發現,這導致時間和材料的浪費更大。工業化的內裝,在前期設計階段就要將所有的數據精確化,讓生產過程標準化,這樣就可以避免產生種種浪費。
如今,裝配式建筑裝飾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已較為普及,在我國尚屬新興技術。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裝飾的比例將占到新建建筑的30%以上、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比率的3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將在50%以上。
未來,與裝配式住宅最匹配的,無疑就是裝配式裝修。目前,包括浙江、湖南在內的多個地方都已出臺鼓勵內裝工業化的政策,內裝工業化的發展浪潮很快就要到來。
“搭積木”裝修的優勢
一輛汽車大約有3000個部件,而一座房屋的構件大約有4萬個,那么像組裝汽車一樣裝修房子,這樣的事情可能實現嗎?業內專家告訴業內人士,通過工業化家裝,用類似搭積木的方式就可以實現,而且與傳統家裝相比,這種裝修方式更具優勢。
傳統裝修像是一臺停不下來的污染制造機,在整個裝修過程中不斷地制造著甲醛、噪音、垃圾、粉塵等有害物質。與之相伴的,還有因施工人員專業素養差、服務意識不夠及管理模式落后而導致的低價陷阱、偷換材料、裝修時間長、延誤工期等問題。
實際上,家裝工業化就是將經過精確測量的戶型發給工廠,由專業設計人員制圖,再將施工所需的部件生產出來,之后上門組裝。利用裝配式技術,工人們可以像組裝積木一樣快速組合部品部件,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綠色環保、節約勞動力等優勢。
實現內裝工業化后,裝修構配件全部由工廠生產,出廠后運輸至現場用于完成基礎組裝,從而形成以產品為目標的訂貨、購貨、送貨流程,讓裝修完全脫離傳統的現場操作模式,以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取而代之,就像組裝一輛汽車一樣。中國建筑研究院CSP總工程師張偉民表示:“實現內裝工業化對家裝市場的發展十分有利,因為工廠化制造可簡化生產過程,避免缺陷,減少浪費,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