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定冷氣的最佳溫度
在使用空調時,不宜將溫度調的過低,一般來說夏季設置最佳溫度為26至27度,當空調每調高1度時,可降低7%至10%的用電負荷。
從健康的角度出發,在盛夏時,室內與室外的溫差應為4至5攝氏度,這樣既可避免溫差過大導致患病感冒,又可以節能減排。
2、空調匹數適應房間大小
在選擇空調匹數時,應充分考慮空間的大小,只有當空調能夠完全滿足房間的制冷制熱需求,才不會給空調本身帶來太大的負荷。
此外,如果需要安裝空調的房間向陽,或沒有窗簾和遮陽棚時,那么建議您選購的時候略微提升一個檔位
3、選擇適宜的出風角度
在使用空調時,選擇合適的出風角度,能使溫度降得更快。室內溫度變低后,冷氣流容易往下走,因此制冷時建議出風口向上,這樣做制冷效果更好。而熱氣流都是往上的,所以制熱時出風口向下,達到省電的目的。
4、提前換氣少開門窗
在使用空調時請提前將房間的空氣換好,中途盡量控制少開門窗,1個半小時后可以開窗透氣,但開窗的縫隙不宜超過2厘米。
這里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是變頻空調,當室內外溫度一致時,空調還會調高頻率超負荷工作,增大消耗,因此如果你想要停機換氣,最好在開門窗前提前20分鐘關空調。
5、配合電扇、遮陽簾使用
溫度并不是人類感知冷熱的唯一條件,在吹風時,體感的溫度大約會降低2度,因此,與其一味的降低空調溫度,還不如把冷氣風量增強,或是配合電風扇使用,既有舒適感,也能省電,采用窗簾等遮陽也是不錯的辦法。
6、使用睡眠功能
在睡眠時,建議將空調設置為睡眠模式。睡眠功能的設計就是在入睡的一定時間后,空調會自動的調高室內的溫度。在睡眠時,人體本身散發的熱量減少,對溫度的變化感應不那么敏感。因此這個功能可以達到很好的節電效果。
7、勿給外機穿“雨衣”
有的人擔心空調外機因雨雪等氣候原因造成損壞和銹蝕,就在空調外機上披上遮雨的材料,其實各品牌空調室外機一般已有防水功能,給空調“穿雨衣”反而會影響散熱,增加電耗。
8、安裝外機避開陽光
空調器不宜安裝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夏日陽光灼熱很容易把外機曬熱,從而影響空調器自身散熱效果。如果條件不允許,室外機只能裝在向陽的一面,居民可以在外機頂部裝上遮陽篷。
9、定期清掃濾清器
空調器面板上的過濾網應隔一段時間檢查一次,約半月左右清掃一次。若積塵太多,應把它放在不超過45度的溫水中清洗干凈,清洗后可以吹干后按上,使空調的送風通暢,降低能耗的同時對人的健康也有利。
10、長時間外出提前關空調
長時間外出,最好是十分鐘前關冷氣,在這段時間內室溫還足以使人感覺到涼爽,養成出門提前關空調的習慣,可以節省電能。
冷氣在開始運作時,需要500瓦~1000瓦的耗功率,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又需耗費100瓦左右。因此如果只是短暫外出,最好繼續保持空調運作,會比較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