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人造板及其制品行業領域唯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2001)16年來首次修訂,其中一項重要修訂內容就是提高了甲醛釋放限量值,取消了原標準的E2級別,改限量標志E1。新標準將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實施。
人造板及其制品行業提高甲醛釋放量標準,會帶來哪些改變?對消費者又有哪些利好?就此,相關人士采訪了全國人造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段新芳等專家。
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量高
人造板(俗稱大芯板)及其制品種類繁多,使用非常廣泛。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黏劑大多是以甲醛為主要原材料的脲醛樹脂膠黏劑。它具有生產成本低、原材料來源充足、生產工藝簡單、使用方便等優點,是人造板材膠黏劑的主要品種,占人造板用膠量的90%左右,廣泛用于生產纖維板、膠合板、刨花板、細木工板等人造板。但使用脲醛樹脂膠黏劑制造的產品會連續不斷地釋放出甲醛。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表示,甲醛、苯系物等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損害很大,吸入過多可導致神經衰弱、惡心、嘔吐、胸悶、氣喘等癥狀,甚至致癌。
雖然大多人造板并不直接向消費者個人銷售,但是作為建材原料,人造板通過廠家、裝修公司流入個人家庭中。例如櫥柜、木門窗(門窗裝修效果圖)、木家具等產品生產廠家,大多并不生產板材,而是通過向上游板材生產企業購買生產材料進行再加工。因此,上游人造板產業的產品環保性能,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家庭環境的安全和健康。
舊標準陳舊落后,難以發揮監管職能
2001年實施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2001),曾是人造板及其制品行業內唯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這個標準意味著國家監管的“底線”和行業生產的“紅線”,也就是說,國家要求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釋放量必須符合這個產品的要求。這也是檢測產品甲醛釋放量是否合格的依據。十幾年來,這一標準對于規范行業發展、提高產品環保性能、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由于行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舊標準越來越不符合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要求。與其他國家對比來看,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問題高度重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歐盟、美國和日本都不斷更新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限量標準,對甲醛釋放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GB18580-2001標準中,我國的人造板甲醛釋放限量標準分為兩個級別:E1、E2。E1為可直接用于室內的人造板,E2為必須飾面處理后允許用于室內的人造板,因此,過去我國環保性能最高的人造板甲醛釋放限量標準為E1級,釋放量不超過1.5mg/m3。
我國已成為世界人造板等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2011年以來,我國人造板產量居世界第一,已達2.87億立方米。巨大的產量背后隱藏著不小的環境安全隱憂。歷來,人造板及其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甲醛釋放量超標。因此,對GB18580-2001標準進行修訂和調整,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