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后來看,中國的木材產品將持續短缺,在一定時期內依然需要大量進口木材。“十三五”期間,木材的供給不足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矛盾,依然是林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增加木材進口是緩解這一矛盾的必然選擇。
國內進口木材主要來源地分析
據裝一網獲悉,目前我國從全世界100多個國家進口原木和鋸材,主要來源地集中在森林資源豐富及森林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主要分為歐美、非洲、南美、東南亞、俄羅斯等,其中俄羅斯以進口各類鋸材為主,東南亞主要是一些進口的貴重木材,國內的紅木家具主要來自這些地方,南美的木材目前進口量越來越大,主要市場在廣州,非洲材則比較成熟,價格也比南美材高些,歐美材則主要在北方市場、東莞
市場。
木材禁令對中國進口木材市場的影響
自2015年以來,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產材國家提出禁止或限制原木出口的政策,國內進口木材市場遭遇巨大的生存挑戰。
2015年尼日利亞新任海關關長根據《尼日利亞林業部限制木材砍伐》《海關禁止木材出口政策》等法律法規停止刺猬紫檀
原木的進港發運,拉格拉斯海關封關;2016年第十七屆締約國大會通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加劇了紅木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2016年至今,老撾、泰國、柬埔寨、緬甸等國接連宣布暫停木材出口中國,莫桑比克全面禁止出口未經加工的原木,2017年4月4日莫桑比克再頒布全國范圍內未來三個月木材采伐禁令;坦桑尼亞在木材出口方面更加嚴格出臺管制法規,表示森林產品只能通過開放式火車運輸,禁止使用摩托車或者封閉火車運輸包括木炭在內的所有森林產品。
以上木材禁令的頒布,直接導致了木材相關行業原材料稀缺以及價格上漲。以東南亞國家木材禁令對我國進口木材市場的影響為例,受東南亞部分國家紅木封關消息影響,木材原材料應聲而漲,一天一個價格,國內有個別木材市場甚至出現了天天有人在現金高價收購木材的現象。近幾個月來,橡膠木價格持續上浮,市場仍呈現供不應求趨勢,目前規格2440*1220*20的泰國橡膠木指接板在4700元/立方米左右。
不僅如此,2016-2021年中國木材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表明,木材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導致下游木制品成本升高。以板材行業為例,木材價格上漲直接導致板材成本升高,個中利潤會大幅降低,這使得部分板材企業將木材漲價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引發板材行業的漲價潮。而由于木材市場供不應求,在“買漲不買跌”的傳統思想支配下,板材企業對木材的需求將會增強,直至引發惡性循環。
如何解決木材禁令帶來的影響?
面對各國木材禁令對我國進口木材市場的壓制,我國必須要做出應對:首先,要珍惜現有的林木資源,提高木材資源利用率,將加工過程中原料的浪費降至最低即用最少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其次,不要完全依賴進口原材料,應該在國內木材市場上積極尋找進口木材的代替品,減輕進口原材料的比重;最后,要重視木材的生態循環,履行好森林保護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