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進中國自主品牌建設,7月14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同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展示品牌形象,傳遞品牌力量”宣講會暨2017東方雨虹&高能環境演講大賽,講述中國自主品牌的成長故事。與會專家討論了建材行業品牌建設中的問題,分享了品牌建設中的經驗。來自東方雨虹、高能環境的員工從不同的崗位走上舞臺,講述屬于自己的品牌故事。
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在《市場營銷學》中認為,品牌是銷售者向購買者長期提供的一組特定的特點、利益和服務。簡單地講,品牌是人們對一個企業及其產品、售后服務、文化價值的一種評價和認知。在當下,品牌已是一種商品綜合品質的體現和代表,是能夠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
那么,如何加強建材行業品牌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曹金龍認為:首先,品牌培育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的商業模式正在不斷涌現,要素和規模驅動正在向創新驅動轉換,市場競爭從數量和價格的競爭向質量和品牌的競爭發展。這些變化對于致力于追求差異化競爭、滿足個性化需求、實現高附加值的品牌培育而言是一個良好的機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加快品牌培育,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其次,要有打造世界級品牌的信心。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也是世界最大消費市場。雖然整體質量和品牌上與發達國家相比仍顯不足,但中國已經具備了變強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工業規模大、能力全、產業鏈完整,主要行業的基礎制造能力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很多工業產品在功能特性和實物質量上不輸給任何國家;科學技術取得重大進步,技術創新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一批企業引領中國的技術和產品專利,很多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核心的優勢;消費需求呈現多元化,為品牌差異化定位階梯式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我國還是第一大出口國,為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為企業和產業發展品牌營造了良好的政策和社會環境。
第三,品牌培育要遵循科學方法。不管是企業品牌還是區域品牌培育,都是向復雜和系統靠攏,涉及組織內外部的很多環節和要素,需要有科學的方法指導,從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到營銷服務等全過程關注品牌培育,才能高效率的提高品牌價值。從效果看,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培育的示范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品牌培育的方法和可行性、有效性也得到了驗證。
曹金龍表示,工信部今年將繼續深化工業品牌培育工作,主要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深化工業企業的品牌培育。工信部委托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十個行業同時在做品牌培育的行業標準,委托中國質量協會目前在做品牌培育的團體標準。這些標準預計在今年底將會正式發布。工信部還正在推動建立制訂品牌培育的國家標準。第二是加強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第三是加大工業品牌宣傳力度。
曹金龍還表示,在推進工業品牌建設過程中,重點關注四個方面:要有高度,要有恒心;要以誠信為根本;要以質量為核心;注重培養工匠精神。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陳國慶認為,品牌是自主創新的結晶,是一個企業產品和核心價值的重要體現,品牌不僅代表了企業的質量和信譽,反映了企業的形象,更是企業乃至一個行業競爭力的綜合體現。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建材行業的品牌建設仍滯后于產業建設發展的要求,一方面品牌意識還較為薄弱,國內外知名的優質品牌數量少、核心競爭力不強,品牌的培育機制、市場環境、宣傳推薦等方面也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整體質量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誠信意識淡薄還較為不足,制約了產業競爭能力的提升。為此要大力加強品牌建設,更好的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地推動供給結構升級。
他認為,要進一步提高全行業對加強品牌建設工作的認識,品牌戰略是關乎建材行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大事;要積極開展品牌的培育、宣傳、展示和交流活動,努力擴大建材優質品牌的社會影響,提升建材品牌形象;要以質量、科技和標準創新為抓手,著力推進建材的品牌建設;要圍繞品牌建設,大力開展科技創新。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張力威認為,近年來,房地產發展質量雖然有所提高,但企業品牌意識薄弱,綜合素質差,創新能力不強,區域和城市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和一些中小房企的項目,由于意品牌弱、附加值低,出現銷售困難,形成庫存積壓。即便在大城市,房地產銷售也是大品牌好過小品牌,品牌企業勝過普通企業。企業和項目的爭奪、資源整合和合作,往往一錘定音的不是資金,而是品牌。從歷年房地產測評的情況看,品牌企業和品牌供應商更能發揮優勢,取得良好的業績,因此做大做強品牌不僅能增強消費的信心,也能挖掘消費的潛力,發揮住房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還能提高企業競爭力,在縮小區域、城市分化、去庫存、補短板方面,品牌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中華商標協會副秘書長肖蕓表示,隨著商標品牌戰略的推進呢,市場主體的商標品牌意識也不斷的提高。2016年1年中國商標的申請量達到369.1萬件,同比增長28.4%。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的有效商標注冊量已經達到1234.6萬件,實現了累計申請量、累計注冊量和有效注冊量的三個超千萬。
國家對商標品牌的保護力度也在不斷增加。商標行政執法辦案量2016年達到3.2萬件。各地法院新收的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達到13.65萬件,同比增長24.8%,檢查機關批準逮捕涉及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2251件,提起公訴3863件和7059人。公安機關破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1.7萬起,涉案組織達到了46.26億元。
她表示,要保護好建筑材料行業的品牌,商標確權、運用、管理和保護十分關鍵。中國采取的是商標注冊在先的保護制度,沒有商標注冊作為護身符,品牌一旦推向市場被他人搶注后果不堪設想。去年以來工商總局大力推動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便是應對措施之一。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祝合良就工業企業創建強勢品牌之道做了發言。他認為,第一要樹立品牌經營的思維。從2000年世界著名的品牌結構Interbrand公司發布世界最具價值100品牌以來,2014年中國只有1家品牌入榜,2015年只有兩家入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大部分企業品牌理念有問題,沒把做企業和做品牌有機結合起來。第二要讓顧客知道品牌能做什么、能代表什么。品牌經營跟產品經營不同,做好品牌,既要突出品牌的功能性利益,更要突出心理性利益。品牌建設,特別是對于工業品牌來講,不僅要注重質量,還得特別強調感知質量,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強調無形的服務。顧客為什么買你公司的產品?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要去琢磨顧客的心理需求,特別是跟客戶建立直接的情感關系。此外,品牌建設既要務實,更要務虛,需要強調創造和豐富品牌影響和品牌文化。
“品牌是一種軟實力,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責任?!备吣軙r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鄧靈燕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