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堅守“半包”到轉型“整裝”,究竟包含了傳統家裝公司多少的隱痛與期許?擺在傳統家裝公司面前的轉型難題又有哪些?錯過了“整裝”頭班車的傳統家裝公司,能否借助中途出家搭上“整裝”的末班車?一切都是懸疑待解,唯有拭目以待!
“整裝”高歌猛進倒逼“半包”公司謀轉型
傳統“半包”公司為何要轉型做“整裝”?
1、需求轉變使然
“整裝”模式出現之前,消費者較常選擇的消費方式主要分為“半包”裝修和“全包”裝修兩種,絕大多數傳統的家裝公司,都以提供“半包”裝修為主?!鞍氚毖b修是指施工方負責施工和沙子、水泥等輔料的采購,而地板、瓷磚、涂料、潔具、櫥具等主料由業主自行采購。對于消費者而言,“半包”雖然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性,但東奔西走卻很辛苦,對于裝修菜鳥而言,不僅會造成材料浪費,而且會影響最終的裝修效果。對于家裝公司而言,“半包”裝修的利潤也會很小。
傳統的公司之所以發力做“整裝”,主要是消費需求轉變使然。隨著80后、90后和00后消費群體的崛起,在“懶”、“宅”當道的時代,在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的時代,在移動互聯技術日益成熟的時代,家裝消費者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新生代的消費者希望以更省心更簡單的方式解決裝修問題,這也預示著“半包”時代即將過去。涵蓋設計、材料、施工、軟裝等環節的一條龍裝修服務,能夠真正的一站式解決在裝修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所謂的“整裝”模式將會成為未來家裝行業的主流消費形態。
需求決定市場,面對消費人群和消費需求的轉變,對于傳統的“半包”家裝公司而言,要么轉型發力“整裝”或者成為單純的工程服務商,要么轉型為純設計機構,專注高端市場。對于不甘心放棄大眾市場的傳統“半包”公司而言,轉型“整裝”無疑是相對更為積極和理性的選擇。
2、競爭環境使然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除了需求轉變倒逼傳統“半包”裝修公司轉型“整裝”,迫使傳統家裝公司轉型做“整裝”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一方面,由于實體經濟不景氣,消費者消費能力疲軟,裝修意愿變淡。另一方面,傳統的“半包”公司,除了要應對其他“半包”公司這樣的市場宿敵,還要抗擊不斷涌現出來的市場新軍,比如說“整裝”公司,又比如說高舉大家居旗幟的定制大軍。
與此同時,最近兩年已不止一家外地家裝品牌大舉進攻廣州市場,對原本就萎靡不振的家裝市場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隨著“整裝”的崛起,裝修的價格變得越發透明,再加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平均8%-10%的利潤率,迫使不少傳統“半包”裝飾公司不得不主動另尋出路。
面對不甚理想的市場環境,轉型“整裝”,不僅可以順應需求轉變的大勢,而且可以避開已經高度飽和的“半包”市場。除此之外,通過“整裝”,將裝修設計、工程施工、材料供應和軟裝配套等主動權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僅可以創造更多的贏利點,而且可以在“端口和流量”為王的時代,提前把握市場先機,以避免被整合和被蠶食的命運。
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從“半包”轉型做“整裝”,看起來容易,實則推行起來很難。某老牌“半包”公司,在轉型做“整裝”的過程中,曾經遭遇設計師的集體反彈,便是其中一個佐證。傳統的“半包”公司跟“整裝”公司,無論是平臺架構還是運用模式,都有著截然不同,因此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對于傳統的“半包”公司而言,想要依靠自己做轉型,首先要解決產品供應鏈的問題,目前大多數公司都是在當地整合建材家居經銷商解決供應鏈問題,這種方式固然簡單,但卻沒有大型連鎖“整裝”機構工廠直采的價格優勢。如果想玩大點,做F2C模式,那對供應鏈的要求就更高了,物流、倉儲、配送、安裝、售后等全要負責。
此外,做好“整裝”還要解決信息化系統的問題,因為涉及的產品品類繁多,使得SKU的數量非常巨大,再加上流程復雜、環節很多,如果沒有過硬的信息化系統“整裝”的交付就會出現麻煩,財務核算也會一團混亂。而真正閉環的信息化系統沒有近千萬的投入是不可能實現的。除了供應鏈和IT系統,裝飾公司的交付體系要過硬,研發體系也要做好。以上這些把裝飾公司自己轉型的門檻大大地提高了,真正有能力做到自己轉型的公司屈指可數。
除了自己做轉型,還有一種轉型方式,便是依托家裝平臺型公司做轉型。諸如樂豪斯、速美、有住等整裝平臺,大多是以招募城市合伙人來做線下拓展,由整裝平臺負責產品供應鏈系統、閉環的信息化系統、整裝產品研發系統等后端系統,這些平臺型公司憑借雄厚的實力,較大的主材家居產品采購規模建立了較大的后端優勢。城市合伙人負責解決落地營銷、基礎裝修、F2C產品交付等,這對大多數傳統“半包”家裝企業來講,可以大大降低轉型門檻。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