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制為什么發展迅速?其本質的發展動力是什么?全屋定制是否果真向人們所說的那樣前景一片光明呢?
定制家居的發展源于家裝。我們所熟悉的定制家居一般包括了櫥柜、衣柜和木門。
我們前面討論過家裝各品類發展的過程。目前的定制家居經歷了這樣的發展過程:首先是從現場制作發展為家裝公司的后場生產現場安裝;然后再發展到品牌商對單品類定制家居的運營;再后來是多品類定制家居的品牌運營;最后就到了全屋定制的品牌運營。
所以我們看到兩個比較奇怪的現象:一是定制家居雖然多是木作,但卻被歸為建材;二是由定制發展到全屋定制,家具也就被拉進來了。此時的定制是建材還是家具呢?渾然已經說不清了。
這個說不清,或許也是對我們當前品類劃分的一種批判。對家裝消費者來說,定制衣柜是家具嗎?
或許,我們從家裝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可能更加能夠認識清楚一些我們行業自以為是的一些個問題。
全屋定制的發展,是由家裝消費者的需求邏輯所驅動的。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家裝消費者只有一個基本的需求,這就是裝修一個新家,而且這個新家中必須有全套的家具,并且這個全套的家具必須與整體裝修風格相匹配。
如是,我們可能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全屋定制這幾年突然火起來的最重要的原因了。
定制家居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年來房價年年上漲,于是房屋空間的利用也越來越重要。充分利用房屋的每一寸空間,不僅僅增加更多收納功能,而且能夠使得整體房屋裝修設計渾然一體,這是全屋定制才能夠做到的。
談到定制,我們不免會想起個性化的概念。問題是:定制等于個性化嗎?家裝消費者的定制需求屬于個性化需求嗎?
這是兩個極容易被混淆的概念,甚至是兩個被人有意混淆的概念。關于定制與個性化的問題,我們可能需要一些討論。
首先,定制與個性化都意味著個體消費產品的不同。但關鍵問題是:什么的不同?
作為家居定制,其實質是尺寸大小的不同;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消費個性化需求,是對產品的設計風格、產品功能、檔次以及所使用材料等等的不同。如果我們做了以上的區分,我們就可能有個性化定制與標準化定制之分。
也就是說,定制與個性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是可以疊加使用的。定制可以是標準化的,也可以是個性化的。
其次,個性化定制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嗎?
現在不在少數的人都在鼓吹個性化定制的發展趨勢,認為只要有了柔性化生產的所謂工業4.0技術,個性化的定制生產就不存在問題了。于是乎,滿大街都是個性化定制了,都是C2M了。
這些鼓吹個性化定制的人可能沒有看到一點,這就是C2M個性化定制的關鍵其實不在所謂的工業4.0技術,而在提供整個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體系。比如說,任何一家定制企業所提供的定制產品的材料一定是有限的,其設計風格也是有限的,定制產品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甚至大多數定制產品的尺寸都是模數化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優化定制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體系,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于是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其他行業大談特談個性化定制的同時,我們行業卻力圖從個性化定制的低效率束縛中擺脫出來,努力實現標準化定制。
最近互聯網整裝比較熱。所以我們談談互聯網整裝與全屋定制之間的關系。
互聯網整裝的發展來自于互聯網家裝,一種為家裝消費者提供整體家裝解決方案的家裝要素的組織形式。互聯網整裝是互聯網家裝的一個自然延伸:從基礎裝修發展到了包含軟裝在內的整體裝修。這個自然延伸,卻是互聯網家裝把全屋定制的生意囊為己有。
我們曾經多次談到了互聯網家裝與全屋定制之間的博弈問題。互聯網家裝與全屋定制都是由家裝消費者的基本需求所決定,所以說由互聯網家裝發展為互聯網整裝是必然趨勢,而由全屋定制發展為整裝似乎也是必然趨勢。于是,互聯網家裝與全屋定制必然有一場好斗。
這場競爭的實質,則是家裝要素的有效組織:究竟誰更加能夠有效地組織起各類家裝要素?誰能夠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誰又能夠獲取更高的運營效率?
“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運營效率”,是我們衡量家裝要素有效組織形式的關鍵指標。
互聯網家裝與全屋定制之間的博弈,是在爭奪家裝要素組織的設計主導權。關于設計主導權,我們在以后的文章中會專門論述。
這里簡單探討一下全屋定制未來的發展方向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全屋定制一定要向整裝發展嗎?
我們說過,全屋定制也好,整裝也罷,促進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就是家裝消費者的需求邏輯。也就是說,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都會圍繞家裝要素的有效組織形式這個基本邏輯來發展,而全屋定制是整裝的一個子集,是整裝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產物,所以全屋定制發展的結果必定是整裝。
判斷全屋定制向整裝發展的另一個邏輯依據是:與互聯網家裝或整裝相比,全屋定制是在家裝消費流量的下游。如果全屋定制要獲得足夠的消費流量,就需要進化到整裝的服務形式。這一點,我們從“設計主導權”的概念來看可能更加清楚:當互聯網家裝或整裝企業運用手中的“設計主導權”來完成家裝的整裝設計時,全屋定制也就包含其中了。
所以說,除了極個別的企業外,絕大多數的全屋定制企業最終都可能會選擇項整裝業務發展。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一年多前提出來時,可能還沒有多少人認可。但是現在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的定制企業開始涉足裝修業務了。
第二個問題是:全屋定制向整裝發展,各有哪些優勢和劣勢?也就是說:全屋定制企業有可能成為一個整裝服務的企業嗎?
定制企業轉為整裝業務,有優勢也有劣勢。
優勢是家裝業務中最難的部分,就是定制產品的服務。當前互聯網家裝難以迅速展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互聯網家裝的供應鏈尚未健全,而其中最關鍵的,卻又是定制產品的服務供應鏈沒有完善。依靠自身完善的服務供應鏈以及優良的服務品質,以及定制產品的生產能力,全屋定制企業在整裝發展的博弈中卻是有其獨到的優勢。
劣勢是家裝畢竟與家居定制服務不同,涉及更多的工種和施工服務環節。特別對于已成規模的全屋定制企業來說,這個業務的轉變不只是增加一個事業部或是增加一項業務那么簡單,而是整個企業組織的一場組織變革。涉及到企業組織變革的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把難度想得更多一些。
事實上,由定制家居到全屋定制,再到整裝服務,定制企業的發展邏輯和發展軌跡,可能能夠比較好地說明了我們泛家裝行業沿著“家裝要素有效組織”這個基本邏輯發展的概況。
來源:中國建筑裝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