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裝一網了解,這些便宜的板材沒有任何商標和噴碼,在他們業內被叫做“白貨”,通俗的講,就是三無產品。這些三無產品的好處就是可以隨便定制,貼上什么標簽就變成什么樣的產品。
就在工商執法人員在某建材城進行突擊檢查的時候,該建材城的一名工作人員還騎著車,挨個門店的去通風報信。可見,作為建材城市場管理方對于市場內商家銷售“三無板材”一事,早已知曉。
一名經銷商表示,現在市場上大多數的板材品牌都沒有工廠,都是代加工生產出來的“白貨”,然后打上自己品牌的標簽。像E0級板材這種貨不對板的情況在市場里,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事實上,板材行業亂象已不是一朝一夕,一些知名板材,常常被冒充。
一些假冒者甚至直接從廠家購買標簽,貼在三無產品上,以次充好。上述行業內人士透露,這種直接賣標簽的形式無疑加劇了行業內的假冒偽劣現象和監管難度。
據裝一網了解,定制家具通常從板材商直接購買板材,切割加工生產為成品賣給用戶。近幾年,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升級,板材價格也一直水漲船高,但市場上定制家具企業略有規模的就有數千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價格競爭愈演愈烈。
與此同時,整個定制行業正在商演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整合大戲。今年上半年,已上市的定制家居企業就有10家,在上市后保增長的壓力下,各家都在擴產能拓市場。變相擠壓的二三線定制品牌生存越發艱難。
一位定制行業二線品牌的負責人稱,整個行業都在轉型大家居,都要做全屋定制。做地板大自然在做定制衣柜櫥柜了,做沙發的顧家家居也在做定制家具了,甚至做板材的都做定制家具了,原來做定制衣柜、櫥柜的二三線品牌幾乎沒有生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家居品牌都轉型做定制家具的時候,板材生產商的增長似乎并不及市場規模增速。
來源:中華建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