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發改委對新建住宅全裝修要求的全面鋪開以及長租公寓市場的興起,裝修的投入將前置到房屋出售和出租之前,在地產領域長期趨勢的引領下,家裝作為一個工具市場的投資吸引力將會持續上升。”
傳統行業中的新力量 十年內家裝行業產值將達 4 萬億
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數據,2016 年公裝市場產值為 1.88 萬億,家裝市場產值為 1.78 萬億,合計裝修行業產值達到 3.66 萬億。從細分市場來看,家裝可以分為新房裝修市場,二手房交易類裝修改造市場以及非交易的存量翻新市場。決定這三個細分市場規模的核心因素分別為新房竣工面積、二手房交易面積和存量房改造比例。
某分析師未來家裝市場做出預測:
由于受土地出讓瓶頸的限制,未來新房的在經過建設工期和銷售交房策略的平滑后每年的竣工面積將更為穩定,預計將在 7.5 億到 8 億平米之間。長期來看,新房裝修需求會相對穩定的市場。
二手房市場成交規模小于新房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發展初、中期的階段性特征,隨著市場的成熟,二手房的交易規模將會超越新房成為主流。過去五年,二手房成交面積復合增速為 12.1% ,是三個細分市場中最高的。長期來看,二手房交易類裝修的需求是一個趨勢上漲幅度大且確定度比較高的領域。
此外,存量房翻新的市場也不容小覷。截止 2016 年,我國城鎮住宅建筑面積為 290.2 億平米,其中1999 年后竣工的商品住宅只占總體存量住宅面積的 30.6%,其余的均為設施和裝修比較陳舊的私房和房改房。這部分老舊房改房的改造需求疊加首批商品住宅即將進入 10-15 年的首次改造周期,存量房的翻新需求也會比較穩定,增幅大致將維持目前小步緩跑的狀態。
基于上述分析,我國家裝市場在十年內將達到 3.9 萬億的市場規模,其中新房 1.25 萬億,二手房 1.38 萬億,存量翻新 1.27 萬億。預測 2016 到 2026 年的十年復合增速為8% 。需求穩步提升,市場前景可期。
家裝市場極度分化 龍頭占率提升緩慢
由于與住房有關的消費存在非標、大額、低頻的特點,并且中國地域幅員遼闊,區域間由于氣候和歷史習慣形成的消費者需求特性天然產生地域隔閡。這些因素都導致與住房市場相關的市場參與者的服務半徑和品牌輻射很難在短時間形成壟斷地位,整個住宅產業鏈無論在開發商還是新房中介代理或是家裝市場都呈現極度分散的狀況,龍頭的市占率都未超過 10% 。
從 2010 年至今的發展趨勢來看,各個子領域的龍頭占率都呈現提升的態勢,但整體增長都比較緩慢,家裝行業十年間 B+C 端兩龍頭合計占有率只提升 0.18 個百分點,仍然是子領域中分散度最高的。從裝修建筑協會發布的企業數量來看,十年間裝修企業數量從 15 萬家減少到 13.2 萬家,平均每年減少 2000 多家,行業的集中化趨勢一直在持續過程中。
目前住宅裝修行業賽道選手分為四類:
第一種,傳統裝修公司。目前較大規模的傳統裝修公司基本已經實現上市。在互聯網家裝的大趨勢下,這些傳統的裝修公司也紛紛成立自己的互聯網家裝品牌,或多或少改變了原有的商業模式。此類公司在施工經驗和供應鏈管理上有顯著的先發優勢,他們的問題主要在于作為行業里最長時間的玩家,面對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自發改變的阻力較大,在規模上取得進一步跨越性發展的難度更大。
第二種,產業鏈巨頭。裝修產業鏈上下游涉及開發商、建材商、中介公司、家電公司等,這些產業鏈巨頭也紛紛利用各自的優勢成立了裝修公司進入家裝市場。由產業鏈巨頭發起的家裝公司在原始基因上首先具備了至少一點歷史優勢,這一優勢大都圍繞材料成本和供應鏈體系展開,這樣的優勢決定了企業成長的速度和業務復制的穩定性,因此這一類公司會是發展較為快速且扎實的一類。但他們的問題也在于對施工端的管理并沒有經驗和改造能力,因而在目前情況下也依舊面臨著因為口碑的積累難度而帶來的規模上限制約,缺乏一統江湖的能力。
第三種,創業型公司。2015 年之后行業中涌現出大量的互聯網家裝公司,以區域市場為依托,他們各自在痛點巨多的裝修產業鏈上選擇切入點進入市場分割蛋糕。從商業模式和成本結構上看,此類創業型公司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的標準化定義,通過網絡流量進行獲客,利用互聯網手段對施工進行標準化監控嘗試,改變了傳統裝修公司的成本結構,在更小的毛利率范圍內獲得生存。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但此類公司在材料成本和供應鏈管理上的劣勢也十分顯著。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供應鏈的沉淀投入與企業做大規模之間的矛盾時刻存在。創業型公司在施工端的產業化和標準化嘗試使得他們在口碑積累上比傳統公司更快速有效,但由于技術的制約,目前對于施工端的技術改造仍然不能根本性地解決因為施工質量不穩定而帶來的投訴問題。互聯網創業型公司若想對行業的商業模式進行顛覆式替代,仍然需要等待技術的進步和工人產業化大趨勢的到來。
第四種,平臺型公司。他們以信息平臺以及撮合交易為最初切入點的家裝網絡平臺。不同于其它純線上的互聯網平臺,家裝平臺由于需要大量介入線下的服務,天然融入了半垂直的性質。而隨著網絡平臺的擴大,垂直化的程度也越來越深。網絡平臺垂直化的加深同時也加大了外來者進入的門檻,可以預測在家裝互聯網平臺的這個領域未來的參與者可能不會太多。
來源: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