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網了解到,關注終端賣場的業內人士大多會注意到,居然之家在這個月(3月)動作頻頻。
居然之家擬投資4億元人民幣落戶銅仁市萬山棕頤國際城,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融入中高端產品350多家,入駐絲漣、伊曼豪斯、歐派、摩恩、索菲亞等國際國內一線家居建材品牌約150個,預計2019年春節前開始營業,居然之家吹響了進軍300家店的號角。
而家居建材終端賣場的另一個巨無霸紅星美凱龍憑借著香港內地兩邊上市公司的資金優勢,在國內擁有比居然之家更多的分店,在2017年年底曾創造過兩天連開7個分店的記錄,最近紅星美凱龍的年報顯示其2017年的全年凈利40.78億元同比增長20.04%。
大概20年前,英國的百安居建材超市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接著德國的歐倍德建材超市、美國的家得寶建材超市紛紛涌入中國,中國的本土建材超市也大量出現。當時也搞得國內的建材家居企業一時手足無措,大多以為中國即將進入大建材超市時代,不少經銷商也都在操心區域經銷商的出路。
結果大約十年之后,建材超市在中國沒有取得預想的壟斷地位,之后歐倍德、家得寶等境外建材超市退出中國市場,一批本土建材超市倒閉關門。20年過去了,至今建材超市在中國也僅僅是建材營銷的途徑之一,目前對于建筑衛生陶瓷的銷售份額大約在10%左右的份額。
建材超市在中國沒有取得想象的成功,其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條原因我想是一定存在的,就是當初過于強勢,一大堆的單邊條款,使不少的廠家或敢怒不敢言、或消極抵制、或冷眼旁觀,也因此當初“橫空出世”的建材超市在中國初期發展就不夠順利,最后終究沒有取得應有的成功,中國也沒有出現發達國家建材超市主導家居建材終端零售的局面。
20年過去了,建材超市沒有對傳統的建筑衛生陶瓷銷售產生過大的沖擊?,F在家居建材終端賣場巨無霸開始出現,廠家經銷商與連鎖賣場之間的強弱已經分明,連鎖賣場的局部壟斷也開始出現,一些單邊條款也在不少地方顯露端倪。
最經典的莫過于要求不同地區門店(主要是優質與劣質門店)捆綁進入,有些還是涉及跨區域的不同經銷商。隨著連鎖建材家居終端賣場的強勢越來越明顯,壟斷、單邊的行為也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建筑衛生陶瓷企業有所準備了嗎?如何應對呢?
無論是終端建材賣場獨角獸還是巨無霸的出現或即將出現,給我帶來的思考主要有,無論他們有多強勢、多牛X,最好不要重蹈當年建材超市的覆轍,不要太過強勢、太多單邊條款,否則定會遭到廠家的抵制,生意一定是講究“雙贏”的。
摘自:陶瓷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