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總體來看,2018年全行業累計新簽與已中標未簽訂單金額達到1441.37億元,共11家公司訂單量同比上年度增加,5家公司同比減少,年度訂單量過百億的公司由2017年的3家增至5家。
16家裝飾裝修企業2018年訂單統計(億元)
注:選用全年新簽約+中標未簽約的合計數作為新簽訂單
數據來源:天風證券,原始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從季度維度來看,裝飾行業新簽合同數額同比均有提升,其中累計新簽訂單同比增速在二季度達到最高。受地產調控影響,三季度訂單增速普遍下滑,四季度延續其影響,截止四季度全行業累計訂單增速下滑至
20.23%。
16家裝飾裝修企業2018年累計新簽合同額(億元)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天風證券,原始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天風證券分析師唐笑、岳恒宇認為,“短期內公建裝飾市場回暖尚需耐心。2018年部分裝飾企
業住宅業務訂單增長樂觀,但若2019年地產調控持續推進,則住宅全裝修、精裝修訂單承攬亦將受負面影響,裝飾行業訂單邊際改善仍需觀望”。
從訂單保障系數來看,在列16家公司除東易日盛和美芝股份外,其余訂單保障系數均大于1,行業整體較同期略有提升,9家公司保障系數有所提高。東易日盛和美芝股份保障系數分別為0.99和0.98,分列后兩位,但均較去年小幅提升。此外,名雕股份與東易日盛均主營家裝板塊,訂單轉換周期較短是業務屬性,故保障系數偏低。
16家裝飾裝修企業2018和2017年訂單收入保障系數
數據來源:天風證券,原始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拉長時間維度,將裝飾行業各公司2017Q1至2018Q4共8個季度的累計訂單數據和訂單保障系數進行匯總計算,得到行業層面各季度的累計已簽約未完工訂單規模和行業層面的訂單收入障系數??梢园l現,2018年各季度在手訂單規模均較2017年同期有不同幅度提升,說明行業層面在手訂單情況較2017年整體有所進步,此外,2018年各季度訂單收入保障倍數較2017年同期也均有小幅提升,行業層面的業績轉化有望得維持。
總結這些數據規律,可以發現4點信息:
一、裝飾行業受地產行業調控影響,下半年部分公司訂單增速下滑,
四季度未現邊際好轉,全年累計訂單量也受此影響,預計2019年裝飾板塊訂單邊際回暖尚需耐心;
二、公裝市場增長承壓,各公司公裝訂單承攬普遍呈現收縮態勢,住宅業務增長
貢獻顯著,全裝修表現亮眼;
三、從訂單數據看,裝飾行業逐步呈現“強者愈強”式的馬太效應,訂單量占優的公司同樣以高增速領跑,同業內公司差距加速擴大;
四、各季度全行業訂單收入保障系數均較同期小幅提升,行業層面的業績轉化有望得到持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