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紛回放
在過去的一年中,在家具展會上品牌“踢館”的事件時有發生,更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而去年也誕生了家具發展史上迄今最高索賠金額的外觀專利侵權訴訟,更有“羅生門”事件,雙方互指“抄襲”,令事實真假莫辨。
事件
組委會判定柏森未抄襲榮麟世佳
2013年3月19日,深圳家具展舉辦第一天,榮麟世佳代表律師向展會組委會遞交律師函,稱深圳市耀華宜家家具有限公司參展的柏森“大觀”系列家具的部分產品涉嫌侵犯戚麟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組辦方將涉嫌侵權的產品立即清理出展會現場。
柏森家具董事執行總裁陳安南表示,柏森產品外觀設計有專門公司負責,并且也都申請了專利。20日,展會組委會判定柏森家具“大觀”系列不存在侵犯榮麟世佳“京瓷”系列外觀設計專利權。21日,柏森家具就此事發表聲明,稱柏森“大觀”系列所有產品均自行或委托專業機構研發,未侵犯任何單位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聲明還稱,事件發生過程中,一些別有用心的單位和個人擅自通過微博、微信、網站等電子渠道散播“柏森家具產品侵犯榮麟世佳專利權”等不實言論,強調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并要求相關媒體和個人刪除不實報道和信息,以消除影響。另外,柏森表示歡迎社會各界包括競爭對手對柏森家具進行監督。
最新進展:3月26日,北京榮麟世佳家具公司總裁戚麟向本刊記者表示,是否侵權本就需要法院來認定,榮麟世佳的計劃本來就是“讓此事進入法律程序”。柏森家具品牌運營總監張運金則介紹:“柏森關于此事的態度在聲明中已經表達得很清楚。我們也很重視保護知識產權。據不完全統計,柏森擁有的各種專利達到500多項,僅大觀系列產品就有109項。關于產品本身的原創性和專利問題,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相信行業專家和專業人士的觀點比較權威。柏森不希望被人利用炒作,一個產品是否侵權,不是通過炒作或者自己來判斷,應由行業專業機構或司法機構的程序來處理,這才是規范成熟的心態,也更利于行業進步?!?
事件
雙葉訴賴氏家具索賠2512萬
2012年10月,因認為賴氏家具仿冒自家早已申請專利的3款家具,七臺河市雙葉家具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雙葉家具”)起訴濟南澳克家具有限公司(下稱“賴氏家具”),索賠2512萬元,索賠額度之高業內少見。雙葉家具訴賴氏家具生產銷售的“床頭”、“四門衣柜”、“玄關臺”家具產品與涉案專利在功能、用途、銷售等方面均存在相同。雙葉家具認為,賴氏家具未經許可,生產銷售了雙葉公司的大量專利產品,且時間較長,故起訴要求其停止生產、銷售侵犯雙葉公司專利權的產品;賠償經濟損失、合理費用支出共計2512萬元。賴氏家具方面則已應訴。
最新進展:據了解,春節前專利局和法院已就雙葉家具保存的證據完成了認定工作。雙葉家具也曾與賴氏進行過交涉,預計年內會有一審結果。
事件
依諾維紳麥斯得爾互指侵權
2012年9月11日,北京依諾維紳家具有限公司總裁楊建偉和三位外籍高管來到麥斯得爾的展位,指認麥斯得爾的幾款沙發涉嫌抄襲依諾維紳賽佳、斯利、酷比特、哈云、普士等型號產品。但在現場,麥斯得爾總經理劉明松拿出了其產品專利證書,否認了“抄襲”一說。隨后,麥斯得爾在官方微博發聲明稱,依諾維紳公司眾人在總裁楊建偉率領下,來到麥斯得爾設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展位蓄意滋事,擾亂公司正常展會工作,導致該司在名譽和經濟上遭受無法估量的重大損失。12月份,麥斯得爾狀告依諾維紳名譽損害,導致其在上海家具展無法正常做生意,要求依諾維紳賠償4400元并道歉。
最新進展:3月26日,記者致電并短信向依諾維紳總裁楊建偉,向其表明想了解此事的最新進展,并詢問其對于家具外觀專利權紛爭的看法,其未予回復。
紛爭探因
在中國家具發展20多年的歷史中,為何最近幾年家具外觀專利權糾紛越來越多呢?業內人士認為,外觀抄襲現象一直比較普遍,只是企業逐漸強大,而且維權意識也大大增強。更有主動打專利權官司的企業表示:這種抄襲的風氣對行業的破壞性影響更大。
家具外觀抄襲依然普遍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外觀抄襲并非這兩年的事情,他認為“在中國家具發展的20多年中,抄襲一直都是個困擾”?!凹揖吆苌儆屑夹g專利,大多是外觀專利,而且外觀模仿起來不難,所以設計得好的樣子,經常被抄襲?!彼€認為,抄襲存在的另一個客觀原因是,當廠家設計出好的款式產品時,往往需求很大而產量不足,其他的廠家就會模仿推出同樣的產品來。不過這些年來,抄襲現象也有了變化:“以前品牌企業也抄襲,現在大家的意識提高了,品牌企業有自己的原創設計,更多的是小企業抄襲大品牌。”另外,在朱長嶺看來,“大家也能意識到抄別人是不對的。”
雙葉家具常務總裁高非也認為,“很多家具行業的發展就是從借鑒國外和國內的設計而來,這種現象在七八年前依然很普遍?!北本s麟世佳家具公司總裁戚麟則認為“抄襲現象越來越嚴重”,“一些不知名的活在生存線上的小企業抄也就算了,我們不能容忍的是有自主研發能力的成熟品牌的抄襲”。
抄襲致原創品牌受損
既然抄襲現象由來已久,為何最近兩年沖突頻發呢?業內人士認為,這與品牌的發展壯大、競爭加劇有關。“以前競爭不那么激烈,大家各干各的,即便有抄襲,沒有太直接影響,基本相安無事。”高非認為,隨著堅持原創和自我研發的企業品牌意識增強,市場份額逐步擴大,不可避免地就與侵權的企業發生正面接觸,“就會受到很直接的傷害”。
他解釋,當品牌市場占有率擴大,在主流家具賣場都分布了產品時,就會發生與抄襲品牌共處一屋的情景。朱長嶺表示,“抄襲產品價格低,影響銷售的情況確實存在?!钡叻钦J為這僅是傷害的一小部分?!坝械牟粌H抄襲外觀,還會抄襲工藝,時間一長,會與原創越來越接近,這個時候會反咬原創品牌一口?!彼Q,在國內,對于家具專利權的關注并不多,消費者只能通過店面來了解產品是否是原創的信息,而抄襲者的“口頭宣傳”對“品牌的傷害是最致命的”?!斑@對整個行業的誠信和發展都是一種莫大的破壞性影響?!备叻钦f。戚麟也認為,對一些具備研發能力的品牌企業的抄襲不能姑息,“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
意識提高企業挺身維權
業內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的壯大和自身意識的增強?!爱攬猿衷瓌撛O計的企業強大以后,就會逐步追求市場地位和話語權,也紛紛開始主張自己的知識產權權利?!备叻钦J為。北京市家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于秀蘇也認為,原創企業的逐步變大變強是家具專利權維權案例增多的重要因素。
戚麟分析,除此之外,近些年家具知識產權的訴訟標的越來越大且有不少勝訴的案例,鼓舞了不少家具企業,也使得他們紛紛挺身維權。